时间: 2025-05-04 18:0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05:18
可怜风月太平年,只许今生海外缘。
不忍池边春潋滟,通天桥上客翩跹。
三千弱水曾经眼,十二琼楼笑拍肩。
的的明灯真不夜,万花丛里赛婵娟。
可怜这一年风和日丽,只有今生与海外的缘分。
不忍心在池边看那春水波光粼粼,通天桥上人们翩翩起舞。
那三千弱水曾经在我眼前流过,十二座琼楼在欢声笑语中相互拍肩。
明亮的灯光真是让人不知夜晚的降临,万花丛中竟然有谁能与月下的嫦娥相媲美。
蔡寅(1877-1942),字子贞,号澄江,晚号青松,江苏人,近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古诗词创作,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作于1910年的上野博览会,背景是当时中国与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期。诗人以游览博览会为契机,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并对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欢愉场景进行描绘。
这首诗以“游上野博览会”为背景,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与人们的欢愉,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篇“可怜风月太平年”便点明了时间背景,既感慨时光的流逝,又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许今生海外缘”则表现出对缘分的思考,仿佛在说,珍惜眼前的美好,才是人生的真谛。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池边春潋滟”和“通天桥上客翩跹”,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欢快。水面波光粼粼,映衬出春天的生动与活泼;而“翩跹”的舞者则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这种对美好生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最后,诗人提到“三千弱水”和“十二琼楼”,通过对比与联想,表达了对美好景象的怀念与向往。结尾的“万花丛里赛婵娟”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花的赞美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强调了珍惜眼前的美好事物和人与人之间的缘分。
诗中提到的“可怜风月”指的是什么样的年份?
A. 动乱年
B. 太平年
C. 战争年
D. 贫穷年
“万花丛里赛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谁?
A. 美丽的花
B. 嫦娥
C. 仙女
D. 春天
诗人提到的“通天桥上客翩跹”是在描绘什么场景?
A. 孤独
B. 热闹的舞会
C. 寂静的夜晚
D. 旅行的疲惫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景观,但蔡寅的诗更注重人与景的结合,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而李白则更加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