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47
和寇十一同登寺山
作者:陈师道 〔宋代〕
度暑无好怀,凭危略幽致。
衣冠蔚如林,从我才一二。
兹山昔深登,岁月谁得记。
尚有名胜流,不与金石悴。
孰知千载後,我与子复至。
烟昏倏见灯,洪发恐无地。
领略章句手,割据英雄志。
兴坏容一瞬,今昔当几喟。
围山缺西北,放目不可制。
归怀纳清境,夜榻成良寐。
零落壁间诗,岂特彼所愧。
会逢南过适,不问西来意。
这首诗表达了在炎热的夏季,没有好心情,站在高处眺望幽静的风景。身边的人衣衫华丽,似乎有很多,但与我相比不过一二。今天再登这座山,往昔的岁月谁能记得?虽然仍有名胜在流传,但与金石相比却不显得苍老。谁能知道千年之后,我与你再次来到这里?烟雾朦胧中忽见灯光,头发蓬乱似乎无处安放。领略诗句的技艺,割裂了英雄的雄心。兴亡只在瞬间,今昔让人感叹。围绕山的缺口在西北,放眼望去,无法掌控。归心似有清境,夜里仰卧则成美梦。壁上的诗句零落,难道特别让我感到羞愧?偶尔遇见南方的过客,不再问起西方的意图。
作者介绍:陈师道,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歌和散文,诗风清新,风格自然,常以山水、游历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与友人一同登寺山的时刻,诗人与友人一同回顾往昔,感慨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诗中流露出对友谊和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思索。
这首诗通过对寺山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通过“度暑无好怀”展现出一种对夏日炎热的无奈,随后通过“衣冠蔚如林”描绘出周围人的熙攘,却又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心灵的栖息地。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诗中对名胜的提及,不仅是对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历史长河中人事如梦的感慨。最后几句则通过“归怀纳清境”展现出一种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夜晚的美梦仿佛成了诗人对人生困惑的解脱。全诗意境幽深,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深思,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寺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自然美与人事变迁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衣冠蔚如林”是指什么?
“今昔当几喟”中“几喟”的意思是什么?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