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2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22:37
耆旧襄阳传,风流月旦评。
此翁尤间出,当代总销声。
遇事皆迎刃,游谈可伐兵。
孰知死诸葛,英气凛如生。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在襄阳地区的老年人,他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受到后人的赞赏与评论。在当今时代,这位老者显得格外突出,仿佛其他人都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他面对各种问题总能游刃有余,善于言谈,甚至能够用言辞来征服敌人。谁能想到,即使诸葛亮已去世,他的英气依旧让人感到如同生者。
陈枢才,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志为主,关注社会和人文,风格清新自然。
《挽薛艮斋》是诗人对一位名叫薛艮斋的老者的悼念。薛艮斋是一位在当地颇有声望的人物,诗中通过对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老一辈智慧和才华的敬仰。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一个老者的风采,开篇以“耆旧襄阳传”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有历史厚度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老者的描写,展现了他在襄阳的影响力,强调了他在当代众多人物中的独特性。接下来的两句,则着重于老者的智慧与能力,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不迫和高超的口才,这不仅是对个人才能的赞美,更是对智慧与经验的肯定。最后一句提及诸葛亮,借此表达了老者虽已离世,但其英气依旧如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的敬仰。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老者的悼念,也有对其精神的传承,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老者智慧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表达了作者对才华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景仰。
诗中提到的“耆旧”是什么意思?
“游谈可伐兵”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诸葛”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挽薛艮斋》与《登高》都是表达对历史人物和传统文化的敬仰,前者侧重于个人智慧的赞美,后者则更强调自然与人生哲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