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2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22:36
晁董科名累,向雄利禄儒。
惟公传洛学,处世类齐竽。
湖外严兵戍,神畿析使符。
恍然成昨梦,一吊束徐刍。
晁董在科举中名声显赫,向雄则以功名利禄而为人所知。
唯有您传承了洛学,处理世事的方式如同齐国的乐器。
湖外驻扎着严密的军队,神畿(即神明所居之地)的使者也被划分为符。
仿佛一切都成了昨日的梦,只有一缕哀思沉重如束缚的干草。
陈枢才,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多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风格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用典和对比。
《挽薛艮斋》是为了悼念薛艮斋而作,反映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揭示了时代的变迁与士人的无奈。
《挽薛艮斋》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追思与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前两句提到的“晁董”与“向雄”,不仅是对当时士人地位的反思,也隐含了对功名利禄的冷淡态度。相对而言,诗人把薛艮斋与洛学相提并论,表明他在学术与道德上的追求,强调了知识的传承与品德的修养。
接下来的“湖外严兵戍”,描绘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诗人对外部环境的警觉与无奈显而易见。尤其是“神畿析使符”的意象,象征着权力的分割与不安定,使得人们对未来充满恐惧。
最后两句中“恍然成昨梦”,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整首诗在哀悼中透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逝去友人的悼念,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功名利禄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晁董”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晁错与董仲舒
B. 晁盖与董卓
C. 晁错与董明珠
“惟公传洛学”中“洛学”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学派
C. 一种食物
“恍然成昨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