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吴岳呈王使君拟山》

时间: 2025-05-02 03:57:42

诗句

吴岳高寒蔽蜀门,巡檐跂望肃心魂。

地形近接关山脉,礼秩遥同太华尊。

众壑云雷生白昼,中峰星宿落黄昏。

凌风欲蹑王乔舄,玉粒丹砂信可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7:42

原文展示:

吴岳高寒蔽蜀门,
巡檐跂望肃心魂。
地形近接关山脉,
礼秩遥同太华尊。
众壑云雷生白昼,
中峰星宿落黄昏。
凌风欲蹑王乔舄,
玉粒丹砂信可扪。

白话文翻译:

吴岳巍峨高耸,寒气弥漫,遮挡了蜀地的门户。
我在屋檐边踮起脚尖,凝望着这肃穆的山川,心灵也随之震撼。
这里的地形紧邻关山脉,礼仪和地位仿佛与太华山相同。
在白天,众多山谷中雷声轰鸣,仿佛是云彩在翻滚;
而当黄昏降临,中峰上的星星就像宿星一样落下。
我想乘风而上,走上王乔的舸舟;
那玉粒和丹砂的光辉,真是触手可及。

注释:

  1. 吴岳:指吴山,位于今浙江省,山高而冷。
  2. 蔽蜀门:遮挡蜀地的出入口,蜀门指通往四川的道路。
  3. 巡檐:在屋檐边,指在高处观望。
  4. 跂望:踮起脚尖看。
  5. 地形:地势、地貌。
  6. 礼秩:礼仪和地位。
  7. 太华尊:指华山,古代名山之一,象征尊贵。
  8. 众壑:众多的山谷。
  9. 云雷:云层和雷声,此处形容气势磅礴。
  10. 凌风:乘风而起。
  11. 王乔舄:指古代传说中的舸舟,象征高远的理想。
  12. 玉粒丹砂:比喻美好的事物,触手可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谦恒,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具有很强的个性和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吕谦恒游历吴岳时,受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自身内心感受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心灵的感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吴岳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开篇描绘了吴岳的高峻与寒冷,给人一种压迫感,接着通过“巡檐跂望”,将视角上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诗中提到的“地形近接关山脉”,表现了地理环境的壮阔,使人联想到山川的雄伟与历史的厚重。

“众壑云雷生白昼”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印象。而“中峰星宿落黄昏”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山峰的静谧与星辰的神秘,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最后两句“凌风欲蹑王乔舄,玉粒丹砂信可扪”,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山与水的交融、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使得诗意深邃而富有层次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岳高寒蔽蜀门:吴岳的高耸与寒冷遮挡了蜀地的门户,暗示了吴岳的雄伟与自然的威严。
  2. 巡檐跂望肃心魂:诗人在高处俯瞰,心灵受到自然的震撼与影响。
  3. 地形近接关山脉:地势与关山相接,暗示了地理的连绵与历史的厚重。
  4. 礼秩遥同太华尊:高山与尊贵礼仪的比拟,反映了自然的崇高与人文的结合。
  5. 众壑云雷生白昼: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力量,给人以震撼感。
  6. 中峰星宿落黄昏:描写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神秘,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
  7. 凌风欲蹑王乔舄: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渴望乘风而行。
  8. 玉粒丹砂信可扪: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触手可及,隐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结合。
  • 拟人:自然景象如云雷等被赋予了生动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的音韵和结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反思,体现了清代文人对山水的深厚情感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吴岳:象征自然的雄伟与伟岸。
  2. 云雷:代表自然的力量与动态。
  3. 星宿: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神秘。
  4. 王乔舄:代表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5. 玉粒丹砂:象征美好与珍贵的事物。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美学效果,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岳位于哪个省?
    A. 浙江省
    B. 四川省
    C. 广东省

  2. “巡檐跂望”中“跂”字的意思是?
    A. 缓慢
    B. 踮起脚尖
    C. 俯视

  3. 下列哪一句描述了时间的流逝?
    A. 吴岳高寒蔽蜀门
    B. 中峰星宿落黄昏
    C. 玉粒丹砂信可扪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吕谦恒与王维的作品均以山水为主题,但王维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哲理,而吕谦恒则更强调自然的宏伟与壮观。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秋涸东池鱼窘甚因会客呼网师迁之西池为 游何山 赠治易僧智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答李端叔 和陶饮酒二十首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七首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休离 皓齿红唇 贤妃 弋字旁的字 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异的成语 大权旁落 葭莩 女字旁的字 缴获 包含虀的词语有哪些 穷理尽性 欠字旁的字 忧鱼 肉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循蹈规矩 适心娱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