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3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32:26
日三百颗沃馋涎,肘后丹方勿浪传。
晚与放翁争旷达,荔枝颠向海棠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味荔枝的渴望,日间看着三百颗果实令人流口水,后面的秘方不必轻易传授。傍晚时分,我与放翁比试洒脱,荔枝的美好在海棠花前显得更加迷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诗人,字季真,号雪窗,晚号雪斋。他在政治上曾有过一定的经历,后因政治失意而归隐山林。刘克庄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咏物抒情,常以生活中的细节入诗,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采荔二绝》是刘克庄在采摘荔枝时写的,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洒脱态度。诗中融合了对美食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的豁达与洒脱。
《采荔二绝 其一》不仅仅是对荔枝的赞美,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诗人在描绘荔枝丰盛的同时,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日三百颗沃馋涎”引入,直接将荔枝的诱惑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食的热爱。接着的“肘后丹方勿浪传”则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似乎在说美味的秘密不必多言,真正的享受在于当下。
接下来的“晚与放翁争旷达”,不仅让人联想到与陆游的深厚情谊,也暗示了诗人对洒脱人生的追求。“荔枝颠向海棠颠”则是对美的双重赞美,荔枝与海棠并列,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欣赏。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热爱生活的态度,既有对美味的渴望,也有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表现出诗人洒脱而不拘泥的个性,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洒脱人生的追求。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生活的乐趣与哲理,体现出他对自然和美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日三百颗”是形容什么?
“肘后丹方”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放翁”是指哪位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