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2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20:20
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
作者:白居易
稽山镜水欢游地,
犀带金章荣贵身。
官职比君虽校小,
封疆与我且为邻。
郡楼对玩千峰月,
江界平分两岸春。
杭越风光诗酒主,
相看更合与何人。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白居易在担任浙东观察使之后,欣喜于与杭越两地相邻的美好景象。诗中提到稽山与水镜的美景,以及诗人身为贵官的荣光。虽然职务上比邻君低小,但地理上却是紧密相连。诗人描绘了郡楼前的美丽月色与江水两岸的春色,感慨杭越的风光与诗酒文化与谁更为契合。
白居易的诗中提到的“杭越”,指的是浙江省的两个重要地区,杭州市和越州市,历史上以风光秀丽和文化底蕴深厚而著称。此外,诗中对山水的描绘,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通俗易懂著称,作品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创作背景:白居易在唐代中期政治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曾多次因政治原因而被贬。此诗写于他被任命为浙东观察使之际,表露了他对新任命的欣慰之情,以及对邻近地区美好风光的赞美。
白居易的《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浙江美景的热爱和对新官职的喜悦。诗的结构严谨,前四句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个人荣华,后四句则将目光转向周边的邻州,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从意象上看,稽山和镜水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欢快与宁静。犀带金章的描写则暗示了诗人的官职地位,虽然职位不大,但与邻近地区的文化交融感,使得他在诗歌的情感中表现出一种自豪与归属感。诗的最后两句更是强调了杭越的风光与人文,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身官职的庆贺,也是对周遭美好事物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此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如“千峰月”和“江界春”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美丽。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表达对官职的自豪感,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亲近。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稽山镜水”指的是哪个地方?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犀带金章”代表了诗人的___。
判断题:诗人认为自己的官职比邻君大。(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白居易这首诗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