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霁》

时间: 2025-05-09 02:26:19

诗句

金火不相待,炎凉雨中变。

林晴有残蝉,巢冷无留燕。

沉吟卷长簟,怆恻收团扇。

向夕稍无泥,闲步青苔院。

月出砧杵动,家家捣秋练。

独对多病妻,不能理针线。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

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6:19

原文展示:

秋霁
白居易

金火不相待,炎凉雨中变。
林晴有残蝉,巢冷无留燕。
沉吟卷长簟,怆恻收团扇。
向夕稍无泥,闲步青苔院。
月出砧杵动,家家捣秋练。
独对多病妻,不能理针线。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
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

白话文翻译:

在金色的阳光和火焰的温暖与凉爽的秋雨之间,天气不断变化。晴朗的树林中只剩下几只残蝉,冷清的巢穴里再也没有留住燕子。独自沉思时,我卷起长长的竹席,怅惘地收起手中的团扇。傍晚时分,院子里没有泥土的痕迹,我悠闲地走在青苔铺就的小径上。月亮升起,捣衣的杵声响起,家家户户都在捣制秋天的衣物。我独自面对多病的妻子,无法理清针线。冬衣尚未准备,夏装即将破损。面对初秋的到来,我只能举杯自劝。

注释:

  • 金火:指阳光和火焰,象征温暖和光明。
  • 炎凉:形容气候的变化,炎热与凉爽交替。
  • 残蝉:指秋天最后几只蝉,寓意时光的流逝。
  • 长簟:长竹席,古人夏天常用以乘凉。
  • 团扇:一种圆形的扇子,用于夏天乘凉。
  • 砧杵:捣衣的工具,代表家务的忙碌。
  • 针线:缝纫的工具,象征着家庭生活的琐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生活琐事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晚秋,白居易在此时感受到季节的变换,内心涌动着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对家庭的关怀和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霁》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生活气息的诗。白居易在这首诗中,细腻地描绘了秋天的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诗的开头以“金火不相待,炎凉雨中变”描绘出秋天温暖与凉意的交替,给人一种即将到来的寒冷预感。接着,诗人通过残蝉和无燕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情绪,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描写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沉吟、收扇、闲步等动作,展现了他内心的沉静与无奈。面对多病的妻子,诗人感受到身为丈夫的责任与无力,情感真挚而动人。他未能准备冬衣,夏服即将破损,象征着生活的压迫与无情,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最后,诗人以“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收尾,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自我安慰的心态,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火不相待,炎凉雨中变:描绘了秋天的天气变化,金色的阳光和火焰般的温暖与凉爽的秋雨交替。
    • 林晴有残蝉,巢冷无留燕:树林中只有几只残留的蝉鸣,燕子已经不再停留,暗示时光流逝。
    • 沉吟卷长簟,怆恻收团扇:沉思的同时,收起竹席和团扇,体现出对过去夏日的留恋。
    • 向夕稍无泥,闲步青苔院:傍晚的院子一片宁静,我在青苔上闲步,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月出砧杵动,家家捣秋练:月亮升起,捣衣的声音响起,反映出人们的生活琐事。
    • 独对多病妻,不能理针线:面对多病的妻子,诗人感到无能为力,情感深沉。
    •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冬衣还未准备,夏装即将破损,象征着生活的压力。
    • 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面对早秋的到来,诗人只能自劝,流露出一丝无奈与伤感。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炎凉)、比喻(残蝉、团扇)、拟人(冷巢无留燕)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象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个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以及对家庭的关怀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 秋天: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无常,体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蝉、燕:分别代表着过往的繁华与如今的孤独,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月亮、砧杵:象征着家庭的琐碎与生活的压力,体现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火”指的是什么?
    A. 太阳和火焰
    B. 秋天的风
    C. 雨水

  2.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无奈与忧伤
    C. 兴奋

  3.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秋天的赞美
    B. 对生活的感慨与关怀
    C. 描述自然景色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秋霁》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亲人的思念,但白居易更关注日常生活的琐事,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对兄弟的忧虑与关怀。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读史述 其十六 诸葛亮 读史述 其十五 周瑜 读史述 其十四 庞德公 读史述 其十二 阮籍 读史述 其十一 李文姬 读史述 其十 朱晖 读史述 其九 李陵 虞美人第二体 浣溪沙 望江南 怀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悖理 隹字旁的字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包含滚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天罗地网 令众 置予于怀 馈餫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玄字旁的字 一板三眼 艸字旁的字 投木报琼 矜忌 谷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十袭珍藏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