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4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47:58
于塞北春日思归
我家吴会青山远,
他乡关塞白云深。
为许羁愁长下泪,
那堪春色更伤心。
惊鸟屡飞恒失侣,
落花一去不归林。
如何此日嗟迟暮,
悲来还作白头吟。
在遥远的吴会,我的家乡青山如黛,
而在他乡的边塞,白云层层深沉。
为了这离愁,我常常泪流满面,
春天的美景更让我心痛难忍。
惊鸟频频飞起,却总是失去伴侣,
落花一旦飘去,便再也无法归林。
今天的我感慨时光已晚,
悲伤之情不禁又吟起白头曲。
陈子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抒情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此诗创作于春日,诗人身在边塞,思念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春天的感慨。古代士人常因战乱或仕途原因离乡,诗中反映了这种普遍的情感。
《于塞北春日思归》是一首充满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比故乡和他乡的景色,展现了深刻的离愁。首句“我家吴会青山远,”直接引入故乡的意象,青山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依恋和对美好过去的回忆。而后两句“他乡关塞白云深”则描绘了边境的苍茫与孤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身处他乡的失落感。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为许羁愁长下泪”来表现因离乡而生的愁苦,泪水象征着深切的思念与无奈。接着,“那堪春色更伤心”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春天本应是生机盎然的时节,但在诗人心中却变成了伤心的源泉,显示了心境的扭曲与复杂。
在后面的意象中,“惊鸟屡飞恒失侣”与“落花一去不归林”同样传达了失去与孤独的主题,诗人与自然的共鸣使得情感更加浓烈。最后两句“如何此日嗟迟暮,悲来还作白头吟”则是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未来的悲观与无奈,给整首诗带来了深沉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围绕思乡、孤独与时光流逝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诗中的“吴会”指的是哪里?
诗人因为什么而长泪?
“惊鸟屡飞恒失侣”中的“惊鸟”象征什么?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于塞北春日思归》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理解诗作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