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时间: 2025-07-31 02:09:02

诗句

夜梦被发翁,骑驎下大荒。

独行无与游,闯然款我堂。

高论何峥嵘,微言何渺茫。

我徐听其说,未离翰墨场。

平生气如虹,宜不葬北邙。

少年慕遗文,奇姿揖昂昂。

衰罢百无用,渐以圜斫方。

隐约就所安,老退还自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2:09:02

原文展示

夜梦被发翁,骑驎下大荒。
独行无与游,闯然款我堂。
高论何峥嵘,微言何渺茫。
我徐听其说,未离翰墨场。
平生气如虹,宜不葬北邙。
少年慕遗文,奇姿揖昂昂。
衰罢百无用,渐以圜斫方。
隐约就所安,老退还自伤。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我见一个白发翁,他骑着麒麟走在荒原上。
我独自一人行走,无人陪伴,突然他走入我的堂前。
他的高论是多么的壮丽,而微言却显得多么渺小。
我缓缓地听他讲述,心里却未曾离开过书房。
我一生的气概如虹,怎能埋葬在北邙山?
年轻时我追慕古人的遗文,姿态奇特,气概昂扬。
年老后无所作为,渐渐地变得圆滑与无用。
隐约间我已找到归处,渐渐退去却又让自己受伤。

注释

  • 被发翁:白发的老人,形容年迈的智者。
  • 骑驎:骑着神兽麒麟,象征非凡的才华和智慧。
  • 高论:高深的论述,指发人深省的言辞。
  • 微言:细微的言语,指平淡无奇的言辞或见解。
  • 翰墨场:书房或书写的地方,表示写作或学习的环境。
  • 北邙:北邙山,古代埋葬的地方,象征死去与归宿。
  • 圜斫方:用圆形工具雕刻方形物体,隐喻老年后变得圆滑、迎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为人清白正直,主张改革,曾任多个官职,文学成就显著。其作品多以抒情和描写自然为主,风格清新,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是苏辙在与兄长苏轼交流后创作的,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反思,以及对自身老去的感慨。诗中体现了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苏辙的这首诗在形式上继承了古人风格,同时注入了个人情感,展现出丰富的哲理思考。诗中通过梦中的白发翁与骑麒麟的意象,传达出对智慧与理想的追求。开篇以梦境引入,具有一定的梦幻色彩,暗示人生如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在与白发翁的对话中,诗人反思自己的过往以及对人生的态度。

整首诗的情感波动明显,前半部分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强调年轻时追求的豪情壮志;而后半部分则透出对衰老与无用的无奈与伤感,反映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体悟。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构建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展现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梦被发翁:梦中遇到白发老人,象征智慧与经历。
  2. 骑驎下大荒:骑在麒麟上,代表非凡的智慧,走在荒凉的地方,寓意孤独。
  3. 独行无与游:独自一人,无人相伴,表现孤独与思索。
  4. 闯然款我堂:突然来到我的房子,暗示理想与现实的突然相遇。
  5. 高论何峥嵘:高深的论述,令人钦佩。
  6. 微言何渺茫:细小的言语显得无足轻重。
  7. 我徐听其说:我缓缓倾听,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
  8. 未离翰墨场:心里仍然挂念书房,强调对文学的热爱。
  9. 平生气如虹:一生的气概如同彩虹般绚丽。
  10. 宜不葬北邙:不应被埋葬于北邙山,象征不愿平庸与消逝。
  11. 少年慕遗文:年轻时追慕古人的文章,展现理想主义情怀。
  12. 奇姿揖昂昂:姿态奇特,气宇轩昂,表现年轻时的朝气。
  13. 衰罢百无用:年老后感到无用,表现对衰老的无奈。
  14. 渐以圜斫方:逐渐变得迎合与圆滑,反映老年的无奈与妥协。
  15. 隐约就所安:隐约中找到归宿,暗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16. 老退还自伤:年老后又让自己受伤,表现内心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气概比作虹,增强了其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美感。
  • 象征:白发翁和麒麟象征智慧与理想,北邙山象征死亡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年老之后的无奈与自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翁:象征智慧与人生的经验。
  • 麒麟:象征非凡的才华与理想。
  • 北邙:象征死亡与埋葬,暗示对老去的恐惧。
  • 翰墨:象征文学与知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被发翁”指代什么?

    • A. 年轻人
    • B. 白发老人
    • C. 农夫
  2. “骑驎”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智慧
    • C. 勇气
  3. 诗人对北邙山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抗拒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同样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登高》(杜甫):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苏轼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苏辙则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给散告帖 雪晴三首 和孔纯老别邻居钱进之醉寝留题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 次韵何子应大卿喜雪武昌作 菩萨蛮 酬章序臣二首 和秦奉之题蕲春驿浸月轩 鹿鸣宴 点绛唇 其四 和朱希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案方丈 凤鸣朝阳 牵羐 韦字旁的字 癣疥之疾 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噤唫 乚字旁的字 一线希望 士字旁的字 老瓢 匸字旁的字 芝兰玉树 掩鼻而过 为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