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2:41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复一开颜。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望故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理想的失落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山高路远,心中所期望的景象难以到达,眼前的美景虽然让人愉悦,但终究无法替代心中的向往。明天将启程前往遥远的南方,登上更高的楼阁,希望能在高处眺望故乡的关隘。
诗中提及的“层楼”,常用来指代高台或高处,象征着更高的理想与追求。而“南荒”则可以看作是对未知之旅的隐喻,代表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此诗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贞元,号懋之,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曾任多种官职,尤其以其诗才和治国理政的能干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写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可能在面临政治压力与个人理想的失落时,写下这首表达思乡与理想之情的诗作。
《盘陀岭驿楼》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嵩山的驿楼上,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孤独与迷惘。诗的前两句“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复一开颜。”通过对高山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诗人仰望高山,心中始终有一份期盼,但又感到那份期盼如同遥不可及的目标,令人无法攀登。接下来的“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望故关。”则展现了诗人即将踏上未知旅程的决心,尽管前路艰险,但他仍希望能在高处俯瞩故乡的景象,这种情感既是对家乡深切的怀念,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李德裕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的自然意象与人生哲理交融,形成了一种典雅而又深邃的美感。
整首诗以对故乡的思念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即将踏上未知旅途时的复杂心情,展现了唐代士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诗中提到的“嵩少”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嵩山
B. 黄山
C. 泰山
答案:A
诗人希望在“更上层楼”中看到什么?
A. 新的风景
B. 故乡的关隘
C. 远方的城市
答案:B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乡与迷惘
C. 愤怒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