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5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50:01
欢意千年孰与齐,
恰如稚子候门时。
八旬半载争多少,
匹似渊明已较迟。
欢乐的时光与千年的岁月相比,究竟谁能与之相提并论呢?就像小孩子在门口等待时光的流逝。八十年半的生命争取多少时间呢?真是比起陶渊明来,自己已显得更为迟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以其“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本诗提到陶渊明,意在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作者介绍: 张镃(约1050年-1121年),字惟信,号云溪,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在抒情方面颇具造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园步杂兴 其一》是张镃在闲暇时于园中漫步所作,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哲学思考的结合。
这首诗以轻松的语调开篇,表达了对欢乐与时间的思索。诗中通过“欢意千年”一语,提出了欢乐与时间的对比,暗示即使欢乐的时间有千年之久,但与人生的短暂相比,似乎也显得微不足道。接着引入“稚子候门”,生动地描绘了孩童等待的情景,象征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期待。这里的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感,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忧无虑的童趣。
“八旬半载”,诗人以自我反省的方式,思考自己八十年半的生命究竟能争取多少时间,表达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最后一句“匹似渊明已较迟”,则是对比陶渊明的淡泊名利,诗人似乎在自我批评,感到自己在追求快乐和人生价值方面显得迟钝和无能。这种自省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也引发读者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快乐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自我反思的哲学思考,提醒人们珍惜时间,追求真实的快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稚子”指的是:
A. 老人
B. 幼小的孩子
C. 青年
D. 中年人
诗人提到“陶渊明”是为了:
A. 表达对名利的追求
B. 证明自己比他更优秀
C. 表达对人生的反思与自省
D. 赞美陶渊明的诗作
诗中“八旬半载”意指:
A. 一年的时间
B. 八十多年半年的生命
C. 两年的时间
D. 三十年的时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张镃的《园步杂兴》与陶渊明的《饮酒》中的人生哲学与自然意象,探讨两位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个人的内心世界与人生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