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得家书》

时间: 2025-05-07 09:07:23

诗句

北堂萱独雁行疎,旅梦通宵只敝庐。

未暇拆封忙唤仆,先将安否问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7:23

得家书

作者: 张镃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北堂萱独雁行疎,
旅梦通宵只敝庐。
未暇拆封忙唤仆,
先将安否问何如。


白话文翻译:

在北堂的萱草下,孤零零的大雁飞行稀疏;
我在旅途中整夜做梦,只能待在破旧的草屋里。
没有时间拆开封信,急忙叫来仆人,
首先想问问家里的安危情况。


注释:

  • 北堂:指家中的北边屋子,通常是主人的居所。
  • :萱草,象征母亲,古代有“萱草忘忧”的说法。
  • 雁行疎:形容大雁飞的稀疏,暗示思乡之情。
  • 旅梦:旅途中的梦,表达孤独与思念。
  • 敝庐:破旧的住所,体现了诗人漂泊的生活。
  • 安否:安好与否,指家人的情况。

典故解析:

  • 萱草:古人常用萱草象征母亲,表达思念母亲的情感。
  • 大雁:常与归鸿相联,象征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仲明,号荆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思绪。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远居异乡时,接到家书,表达了他对家人的关心与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游子背井离乡的普遍现象。


诗歌鉴赏:

《得家书》通过描绘孤独的旅途与对家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在开头两句中,诗人巧妙地用“北堂萱”与“雁行疏”对比,萱草象征着母亲的慈爱,而稀疏的大雁则暗示了孤独与思乡。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漂泊者的孤独与无奈。

中间两句“旅梦通宵只敝庐”,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夜不成眠的状态,体现了对家园的思念与无尽的牵挂。最后两句“未暇拆封忙唤仆,先将安否问何如”,则展现了诗人急切想了解家中安危的心情,体现出对家人的深切关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关心,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堂萱独雁行疎:在北堂的萱草下,孤独的大雁飞行稀疏,暗示思乡之情。
  2. 旅梦通宵只敝庐:在旅途中的梦境中整夜只在破旧的草屋里,表达了孤独与无奈。
  3. 未暇拆封忙唤仆:没有时间去拆信,急忙叫来仆人,显示了急切的心情。
  4. 先将安否问何如:首先想询问家人的安危,表现了对家人的关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孤雁与萱草的对比,突出思乡情感。
  • 拟人:将大雁拟人化,增加情感的传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家人的思念,展现了深厚的亲情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萱草:象征母亲,寄托思念。
  • 大雁:象征孤独与游子思乡。
  • 敝庐:反映漂泊生活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萱”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母亲
    C. 亲情

  2. 诗人急忙叫仆人是为了什么?
    A. 请客
    B. 询问家中安危
    C. 送信

  3. 诗中提到的“雁行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乡
    C.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游子对亲人的思念。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思乡情感。

诗词对比:
张镃的《得家书》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是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张镃更侧重于对家人安危的关心,而李白则通过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反映情感,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张镃传记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剪梅 一剪梅 闻警 一剪梅 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 探春慢 春日感怀依梦窗韵 探春慢 次白石韵 探春慢 咏愁 探春令 败垣见西府海棠 探春令 探春 杏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星高照 标柱 獐头鼠目 辰字旁的字 包含俩的词语有哪些 言必信,行必果 疾风横雨 校览 缠足 陵鲤 煮豆燃箕 聿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竹字头的字 矢字旁的字 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大谋不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