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寻梅三首》

时间: 2025-05-06 02:25:51

诗句

绀碧烘晴水照天,断槎荒葑牧羝田。

数旬不踏苏堤路,专为梅花跨晓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5:51

原文展示

寻梅三首
作者:张镃(宋代)

绀碧烘晴水照天,
断槎荒葑牧羝田。
数旬不踏苏堤路,
专为梅花跨晓鞯。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湛蓝的水面上,阳光照耀得如同天空,
断裂的木筏在荒凉的田野上,牧羊的地方显得格外宁静。
我已经有好几旬没有踏上苏堤的小路,
专门为了梅花,我早起骑马出发。

注释

字词注释

  1. 绀碧:指深蓝色或碧色,形容水的颜色。
  2. 烘晴:指阳光普照,天气晴朗。
  3. 断槎:指断裂的木筏。
  4. 荒葑:荒凉的田野。
  5. 牧羝田:养羊的田野。
  6. 数旬:经过多个十天,指时间较长。
  7. 苏堤:指苏州的堤岸,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8. :马鞍,用于骑乘的工具。

典故解析

  • 苏堤:苏堤是苏州的一条著名堤岸,沿岸梅花盛开,是游人赏梅的好去处。诗人提到苏堤,意在表达对梅花的向往和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因对梅花的喜爱,特意不再走常去的路,而是早起骑马去寻梅,表现了他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与对自然的追求。

诗歌鉴赏

张镃的《寻梅三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色,尤其是梅花的美丽。诗的开头“绀碧烘晴水照天”,通过对水面色彩的描绘,渲染出晴天的宁静与美好。接着“断槎荒葑牧羝田”中,诗人通过对田野与木筏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富有生机的自然场景,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思索。

“数旬不踏苏堤路”一句,透露出诗人因追寻梅花而疏远了平日常去的地方,反映出他对梅花的执着与热爱。最后一句“专为梅花跨晓鞯”则展现了诗人清晨骑马而去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春日的美丽景色,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体现了那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绀碧烘晴水照天:描绘了晴朗天气下,水面如同天空一样湛蓝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
  2. 断槎荒葑牧羝田:通过“断槎”与“荒葑”描绘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环境,表现了自然的原始状态。
  3. 数旬不踏苏堤路:表达了诗人因追求梅花而远离熟悉的路,表现出一种追求与放弃的情感。
  4. 专为梅花跨晓鞯:强调了诗人为了梅花的美丽,早起骑马出门,表现出对梅花的珍视和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喻为天空,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梅花”“苏堤”等意象,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梅花的热爱与追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代表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 水天一色:表现出自然景色的和谐美,象征着心灵的宁静。
  3. 荒田:代表了自然的原始状态,反映出一种孤独和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绀碧”指的是哪种颜色?

    • A. 红色
    • B. 深蓝色
    • C. 绿色
    • D. 黄色
  2. 填空题:诗人为了__,不再踏上苏堤的小路。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苏堤”是一个著名的游览胜地。(对/错)

答案

  1. B. 深蓝色
  2. 梅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梅花落》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写梅花的主题,表现出坚韧与高洁的品质,风格较为直白。
  • 李清照的《梅花落》:通过对梅花的忧伤描写,表现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宋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塞上曲 雨雪曲 紫骝马 塞下曲四首·其一 山坡羊·江山如画 野步 春晚书山家·其二 赠闾丘处士 鹦鹉曲·山亭逸兴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字旁的字 垩室 車字旁的字 没脾气 风雨不改 硬着头皮 死败涂地 谢枕 布依族 支字旁的字 浮迹浪踪 乙字旁的字 留一手 说是弄非 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