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4:03
兀兀心非睡,惺惺口不言。
齿津生颊舌,鼻息撼墙垣。
书媿儿童问,年叨里巷尊。
贫家有喜事,黍酒带醅浑。
心里清醒却似沉睡,嘴里虽然明白却不说。
口水流满颊与舌,鼻息声震动墙壁。
书本羞愧儿童提问,年龄在街巷中显得苍老。
贫家有了喜庆,黍米酒却是混浊的。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的覆灭和南宋的建立,诗歌作品多描写国家的兴亡和个人的抱负,风格多样,既有豪迈之作,也有沉郁之歌。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成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之际。诗中反映了他对知识与年纪的感悟,以及对贫困家庭喜事的感慨,显示出对生活的真实观察与思索。
陆游的《兀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内心复杂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兀兀心非睡,惺惺口不言”表现出一种清醒却又无奈的状态,似乎在暗示内心的挣扎与对现实的无声抗争。接下来的“齿津生颊舌,鼻息撼墙垣”则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出一种紧张与压抑,仿佛一切情感都在心中翻涌却无法出口。
“书媿儿童问,年叨里巷尊”表现出一种对知识的自我否定,书本也在此感到羞愧,似乎在质问自己的无知与年龄的增长。最后两句“贫家有喜事,黍酒带醅浑”则带有一种生活的真实感,尽管贫穷,然而在喜庆的时刻,黍酒的混浊也是一种生活的写照,反映了对生活的接受与无奈。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对生活的真诚与对人性的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知识、年齢和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贫穷生活中的喜悦与无奈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兀兀心非睡”中的“兀兀”是什么意思?
A. 清醒
B. 睡觉
C. 忧愁
D. 快乐
诗中提到的“黍酒”指的是什么?
A. 清酒
B. 米酒
C. 甜酒
D. 啤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兀兀》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但陆游更关注个人内心的挣扎,而杜甫则表现出对亲情的思念与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两者在主题与情感上虽有不同,却均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