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9:29
张孝祥的《西江月》
十里轻红自笑,两山浓翠相呼。
意行着脚到精庐。借我绳床小住。
解饮不妨文字,无心更狎鸥鱼。
一声长啸暮烟孤。袖手西湖归去。
十里红花在轻风中自得其乐,
两座青山在晨雾中相互呼应。
我意欲步行到那精美的庐舍,
请借我一张绳床小住一晚。
饮酒的乐趣不妨写写文字,
无心中更想与鸥鱼亲近。
一声长啸在暮色中显得孤独,
我袖手而归,向西湖走去。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诗中所提到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反映了宋代文人的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
张孝祥,宋代词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格清新高远。他的诗词作品常表现出一种个体对自然与社会的思考。
《西江月》创作于作者隐居生活时期,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文人归隐的心态。
《西江月》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隐逸生活的诗,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开篇“十里轻红自笑,两山浓翠相呼”,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轻红的花朵和浓翠的山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生动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意行着脚到精庐”,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亲近自然、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诗的下半部分转向了与生活的关系,“解饮不妨文字,无心更狎鸥鱼”,这里展现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饮酒作诗,闲适自得。长啸与袖手西湖归去则是对孤独与自由的深刻反思,诗人在归去的路上,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哲学。诗人通过对景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十里轻红自笑:描绘十里外的春花盛开,花朵在阳光下轻轻摇曳,仿佛在自言自语,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两山浓翠相呼:两座山脉青翠欲滴,彼此呼应,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意行着脚到精庐:表达诗人希望亲近自然,步行到那精致的庐舍,体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借我绳床小住:请求借用一张简单的绳床,表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解饮不妨文字:饮酒的同时,写下自己的感想,体现出文人对生活的思考。
无心更狎鸥鱼:在无意中更想亲近自然,表达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一声长啸暮烟孤:在暮色中发出长啸,感受孤独与自由,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袖手西湖归去:最终选择回归西湖,象征着诗人对故土的眷恋。
本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如“十里轻红”与“两山浓翠”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西江月》的作者是谁?
诗中“十里轻红”指的是什么?
“袖手西湖归去”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