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4:49
咏水
作者: 骆宾王 〔唐代〕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
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
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
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
这首诗描写了水的灵动与美丽。开头提到水流的形状和路径,像是一条通往天地的河流。水波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澈,仿佛随春风而舞动的桃花。水面倒映着晨霞,像隐秘的石头,映照着柳树,宛如沉沉的鱼鳞。最终,诗人希望能得到高尚的品质,交往那些志趣相投的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骆宾王,字少君,号靖节,唐代著名诗人。他以才华横溢、诗风豪放而著称,曾任职于朝廷,也因其直言不讳而受到贬谪。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体现了他对现实和理想的思考。
创作背景: 《咏水》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相对安定,民众生活富足,诗人借水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人际关系的期望。
《咏水》展现了骆宾王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诗中通过水的形态变化,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和谐美。开篇的“列名通地纪”与“疏派合天津”展现出水流的源远流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历史的积淀。接下来,诗人用“波随月色净”来描绘水波在月光下的透明与清澈,表现了自然的纯净与宁静。
水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人际关系的隐喻。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渴望,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之人交往,体现了他对人性与道德的思考。这种将自然与人性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理想的追求与情感的深邃。
整首诗在语言上优美流畅,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沉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水的美丽与灵动,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高尚人性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桃花”主要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_____的人交往。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水在月光下显得清澈,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骆宾王的《咏水》。希望您能通过这些分析和解析,感受到诗中的韵味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