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6:40
我昔扁舟泛湖去,四望荷花浩无数。
谁家画舫倚红妆,笑声逈入花深处。
笙歌凄咽水云寒,花色似嫌脂粉污。
夜深人静月明中,方识荷花有真趣。
水天倒浸碧琉璃,净质芳姿澹相顾。
亭亭翠盖拥群仙,轻风微颤凌波步。
酒晕潮红浅渥唇,肤如凝脂腰束素。
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娇泣露。
湖光花气满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雾。
恍然人在蕊珠宫,便欲移家临水住。
回首落日低黄尘,十年不到湖山路。
花开花落几秋风,湖上青山自如故。
我曾乘小船游湖,四处望去荷花无数。
哪家画舫倚在红妆旁,笑声远远传入花丛中。
笙歌凄美,水面云寒,花色似乎嫌弃脂粉的污垢。
夜深人静,明月之中,才明白荷花的真趣。
水天交融,碧如琉璃,洁净的姿态相互映衬。
亭亭的荷花仿佛群仙环绕,微风轻拂,波上轻舞。
酒意微醺,唇色如潮红,肌肤如凝脂,腰身束着素雅。
一捻香骨薄似冰,半破芳心娇泣露珠。
湖光与花香满衣襟,月落波寒浸润香雾。
恍若人身在蕊珠宫,真想在水边安家。
回首落日,黄尘低垂,十年未曾走过湖山。
花开花落,几许秋风,湖上青山依旧如故。
“蕊珠宫”可能指代的是一种美丽的理想之地,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华美与温柔。此处隐喻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于石,宋代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
此诗写于作者游历西湖之际,受湖光山色以及荷花之美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西湖荷花有感》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西湖荷花的细致描绘,传达了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开篇以“我昔扁舟泛湖去”引入,营造出悠然自得的游览氛围,接着描绘荷花的壮观与画舫的婀娜,生动展现出西湖的美丽景致。诗中多次运用对比,诸如“笙歌凄咽”与“花色似嫌脂粉污”,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结。
随着夜幕降临,诗人通过“月明中”、“湖光花气满衣襟”等意象,表现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美,仿佛在月光下发现了荷花的真趣。诗的最后两句,回首往昔,感叹时间的流逝与风景的常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首诗情景交融,韵律和谐,情感真挚,是一幅生动的西湖荷花图。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荷花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恬淡、超脱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画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装饰华丽的船
C. 一种花卉
“肤如凝脂”中的“凝脂”是形容什么?
A. 胶质
B. 肤色细腻
C. 平滑如水
诗人在回首往昔时感叹了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时间的流逝
C. 花的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