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咏一百首·李白》

时间: 2025-04-26 20:53:49

诗句

幸自忤将军,那堪触太真。

世无郭中令,谁赎谪仙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3:49

原文展示:

幸自忤将军,那堪触太真。世无郭中令,谁赎谪仙人。

白话文翻译:

幸好我与将军相忤逆,怎能忍心去触动太真呢?世上没有像郭中令那样的人,谁来为这位被贬的仙人赎罪呢?

注释:

  • :违背,触犯。
  • 将军:指的是权贵或有权势的人。
  • 太真:指的是王嫱,她是汉代的一个美丽的女子,后被称为太真;这里引申指美好或神圣的事物。
  • 郭中令: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郭攸之,他以宽厚仁爱著称,能够为他人赎罪。
  • 谪仙人:指被贬的仙人,象征有才华却遭遇不公的人。

典故解析:

“郭中令”出自东汉,郭攸之以德行著称,他能为人赎罪,诗中用以比喻理想中的公正之人。王嫱则是汉代王异之名,因其美丽而被称为太真,诗中提到她,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子骞,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古文,崇尚李白的豪放与个性。其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由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感叹个人才华无法施展,借古抒怀,表达对理想人物的向往及对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将军”和“谪仙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诗人在开头以“幸自忤将军”自嘲,表明他宁愿与权贵对立,也不愿意去触碰那些美好的东西(太真),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愤懑。接着提到“世无郭中令”,暗指当时社会缺乏真正的仁者,无法为那些被贬的人辩护。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人性善良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幸自忤将军:诗人自嘲,表明自己选择与权贵对立的态度。
  • 那堪触太真:不忍心去伤害美好事物,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世无郭中令:感叹世上没有真正的仁人君子。
  • 谁赎谪仙人:无奈感叹,理想中的人无法出现,谁来为那些被贬的人说话。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将军”和“谪仙人”进行对比,突显出社会的黑暗与个人的无奈。
  • 隐喻:将“太真”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对理想化人物的追求,以及对命运无奈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将军:象征权力、压迫。
  • 太真:象征美好、理想。
  • 谪仙人:象征被贬的有才之人,反映社会对人才的不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幸自忤将军”中的“忤”是什么意思? A. 赞美
    B. 违背
    C. 追随
    答案:B

  2. “太真”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异
    B. 甄氏
    C. 曹贵人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郭中令”是象征什么? A. 权力
    B. 美德
    C. 财富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刘克庄更多的是无奈与控诉,而李白则是豪放与直率。两种风格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李白与刘克庄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裴评事 送李蕴赴郑州因献卢郎中(以下九首并见《赵嘏集》) 越王楼送高梓州入朝 定山寺 听曹刚弹琵琶 感塞 侠少年 河满子 送西川梁常侍之新筑龙山城并锡赉两州刺史及部落酋长等 送封尚书节制兴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戛纳国际电影节 匕筴 音字旁的字 讷朴 召佃 漫天塞地 半工半读 口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作止语默 鸟字旁的字 柳腰莲脸 拆牌道字 赃贿狼藉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