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4:0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4:05:26
池上对月五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方士诳三郎,蟾宫事涉茫。
至尊宜夕月,安敢问霓裳。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月亮和幻影的思考。方士(掌握方术的人)欺骗了三郎(指代某个年轻人),在蟾宫的事情上显得模糊不清。至尊(指代天上的神仙)在这明亮的月夜里,怎敢去询问霓裳(仙女的衣裳)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古诗和词。其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理想与追求的思考。
这首诗以月亮为背景,融合了神话与现实,展现了作者对人世间幻影与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开头提及方士和三郎,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文化的崇拜,也揭示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与迷惘。月亮的明亮与蟾宫的神秘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却又无从把握。
“至尊宜夕月”一句,表现了对于自然与神明的敬畏。诗中提到的“霓裳”,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对理想境界的渴望。然而,这种渴望在现实中却常常显得遥不可及。整首诗在清冷的月光下,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再美的理想,也需要面对现实的考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出人们在追求真理与美好生活过程中的迷惘、渴望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方士”在诗中指代什么?
A. 年轻人
B. 掌握方术的人
C. 神明
“蟾宫”象征什么?
A. 地狱
B. 月亮上的宫殿
C. 人间的繁华
诗中提到的“霓裳”代表了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美好
C. 无奈与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