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藏公院》

时间: 2025-07-27 03:49:34

诗句

古院林公住,疏篁近井桃。

俗年人见少,禅地自知高。

药草诚多喻,沧溟在一毫。

仍悲次宗辈,尘事日为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49:34

原文展示:

题藏公院
作者:耿湋
古院林公住,疏篁近井桃。
俗年人见少,禅地自知高。
药草诚多喻,沧溟在一毫。
仍悲次宗辈,尘事日为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古老的院落,院中住着林公,周围有稀疏的竹林和靠近井边的桃树。平常的年份,来这里的人很少,只有在这个禅意深厚的地方,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高远。药草的繁多可以比喻深远的道理,连大海的深邃也不过在一毫之间。诗人感叹自己仍然悲伤于与宗教同伴的隔阂,每天都要忙于世俗琐事。

注释:

  1. 古院:古老的院落,指诗人所描写的环境。
  2. 林公:指的是一个人名,可能是对某位隐士或高人(如禅师)的称呼。
  3. 疏篁:稀疏的竹林。
  4. 俗年:常年,指平常的年份。
  5. 禅地:指禅宗的道场,象征着宁静高远的境界。
  6. 药草:比喻智慧或道理。
  7. 沧溟:深海,象征深邃与广博的道理。
  8. 次宗辈:指同道的宗教同伴。
  9. 尘事:世俗的事情,指繁杂的生活琐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耿湋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透着淡淡的哲理,关注自然和人生的关系,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写隐士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描绘的环境和心境,体现了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

诗歌鉴赏:

《题藏公院》是一首典型的禅宗诗作,诗中通过描写古院及其周围环境,传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繁忙的无奈。开篇“古院林公住”,简洁有力地引入了诗的主题,古院象征着宁静、雅致的生活方式,而“林公”则是隐士的典型形象,展现了追求内心平和与智慧的理想。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通过“疏篁近井桃”的描写,勾画出一个幽静的环境,给读者以宁静之感。“俗年人见少”,反映了诗人对人世喧嚣的逃避,似乎在暗示这种隐逸生活的珍贵。“禅地自知高”,强调了禅宗的境界高远,意味着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智慧与宁静。

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些许忧伤与无奈,虽然“药草诚多喻”,即智慧与道理颇多,但在“沧溟在一毫”的比喻下,深邃的道理似乎难以触及。最后一句“尘事日为劳”,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明诗人尽管身处宁静的环境,但仍无法逃避世俗的困扰,感叹人生的无常与繁杂。

整首诗将自然景致与内心感受结合,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是一首蕴含深意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院林公住:描绘古老院落的主人,设定了环境背景。
  2. 疏篁近井桃:展现环境的宁静与自然,竹林和桃树构成和谐美景。
  3. 俗年人见少:表达隐居生活中的孤独,表明人们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忽视。
  4. 禅地自知高:强调禅宗的境界,突出内心修养的重要性。
  5. 药草诚多喻:用药草比喻智慧,暗示道理的丰富。
  6. 沧溟在一毫:表示深奥的道理微小而难以把握。
  7. 仍悲次宗辈:表达与同道中人之间的隔阂与悲伤。
  8. 尘事日为劳:总结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疲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药草”比作智慧,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对仗:如“疏篁近井桃”,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古院、竹林、桃树等意象象征着隐逸的生活与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琐事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体现了对禅宗哲理的追求与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院:象征宁静与隐逸。
  • 林公:隐士的代表,体现追求内心平和的理想。
  • 疏篁:象征自然与清幽。
  • 桃树:象征生命与希望。
  • 药草:象征智慧和道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古院”最能代表什么? A. 喧闹的城市
    B. 幽静的居所
    C. 繁华的市场
    D. 旅行的途径

  2. “俗年人见少”中,“见少”意指? A. 很少有人来
    B. 人们都很忙
    C. 见到的事情很少
    D. 生活贫乏

  3. “沧溟在一毫”表示什么? A. 深邃的道理难以理解
    B. 大海很小
    C. 明亮的未来
    D. 生活的广阔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隐居赋》:描写隐士生活的另一首经典。
  • 《山中杂诗》:王维的作品,表达隐居生活的乐趣与哲理。

诗词对比:

  • 《饮酒》(陶渊明):同样描绘隐士生活,但更加注重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
  • 《静夜思》(李白):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题藏公院》的主题、意象与情感,感受唐代诗歌的魅力。

相关查询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叠石溪二首 和次道奉慈斋宫见寄 坐船 叠石溪 其一 故侍读学士张公哀辞二首 虎牢关 送昌言宿州 雪霁登普贤阁 九日登陆麻兰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眠的词语有哪些 自重 中和乐 臣字旁的字 筋疲力敝 极重难返 谷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言出祸从 律座 见树不见林 水字旁的字 油矿 包含洽的成语 包含舐的成语 逃之夭夭 时变 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