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2:01
减字木兰花(梅)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吹香嚼蕊。独立东风里。
玉冻云娇天似水。羞杀夭桃秾李。
如今见说阑干。不禁月冷霜寒。
垅上驿程人远,楼头戍角声干。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孤傲。梅花散发着香气,花蕊似乎可以细嚼品味。它在东风中独自挺立,宛如玉般冰冻的云彩娇媚,像水一样清澈,令人感到羞愧的桃花和李花在它面前显得那么逊色。如今在栏杆旁看到梅花,不禁感受到寒冷的月光和霜气。远处,驿站的路途漫长,楼头的哨声显得格外干涩。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君实,号青山,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常蕴含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减字木兰花(梅)》创作于宋代,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常与坚韧和高洁的品格相联系。诗人在梅花盛开的时节,感受到自然的美与人情的冷暖,表达了对孤独与离别的思考。
《减字木兰花(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展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开篇“吹香嚼蕊”便将梅花的芬芳与细腻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香气的浓郁与花蕊的娇嫩。接下来的“独立东风里”则突出了梅花的孤独与坚韧,东风虽然带来了春意,却未能掩盖梅花的傲立与自我。
“玉冻云娇天似水”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梅花的美丽与天上的云彩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清丽脱俗。而“羞杀夭桃秾李”则通过对比其他花卉的娇艳,表现出梅花的高洁,使得其在百花中独树一帜。
后半部分中,诗人感受到“月冷霜寒”,不仅映射了季节的寒冷,更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垅上驿程人远”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离愁别绪,诗人在自然美景中不禁思索人世间的离别与孤独。最后一句“楼头戍角声干”,则在寂静中增添了一丝悲凉,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
整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构成了一幅孤独而清丽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梅花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孤独的深刻体验,反映出一种清冷而高洁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吹香嚼蕊”意指:
“羞杀夭桃秾李”中的“羞”字主要表达:
诗人感受到的“月冷霜寒”主要传达了: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张孝祥的《减字木兰花(梅)》相比,李清照的作品多描绘女性情感与自然的结合,展现出女性的细腻与脆弱,而张孝祥则更加强调梅花的坚韧与孤高。两者在表现情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