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4:13
和陈州田舍人留别
作者: 王禹偁
颁条京辅近吾君,
政术高于召信臣。
道服日斜披鹤氅,
药畦春暖步龙鳞。
归朝莫指三年调,
化俗应苏一郡人。
愿作淮阳去思颂,
与君刊石慰陈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在京城为官的自豪,以及对乡土的思念与关怀。诗人提到自己受到朝廷的重用,政务能力超过了召信臣(古代宰相)。他身着道服,日落时分披上鹤氅,春天温暖时走在药畦上,仿佛是在描绘一种清新自然的生活。归朝时不要再提三年的调任,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乡土的风俗,让乡亲们都能得到好处。最后,他希望能在淮阳留下思念的颂歌,与君共同为陈州的百姓刊刻石碑以示安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禹偁,字子安,号阮亭,北宋时期的诗人,曾在多地任职,性情耿直,关心民生,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的思考和对家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 诗作于王禹偁任职期间,正值他在京城仕途上升之时,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民众安危的忧虑。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律诗的体裁,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京城的生活与职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民众的关怀。开篇通过“颁条京辅”表现出诗人的官职与地位,接着提及“道服日斜披鹤氅”,暗示诗人虽在高位,却未忘本心,展现了他的高洁与清雅。转而提到“药畦春暖”,则真实地描绘了乡村的生机与温暖,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土的眷恋。
后半部分的“归朝莫指三年调”,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故乡的渴望,诗人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化解乡民的困苦。在结尾处,诗人表达了愿意为故乡留下美名的坚定决心,展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和对民众的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生活的渴望和为民服务的决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颁条京辅”中的“京辅”指什么?
a) 乡村
b) 京城的辅助官员
c) 皇帝
诗中提到的“召信臣”是指?
a) 一位著名的宰相
b) 一位农民
c) 一位书生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改变乡土的风俗?
a) 政治手段
b) 个人努力
c) 外部帮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禹偁的《和陈州田舍人留别》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禹偁更多的是对乡土民生的关怀,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