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2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9:09
莫道商山节候犀,晓来帘外半空枝。
明朝落尽无蜂蝶,冷暖人情我最知。
不要说商山的节令如同犀牛一样严肃,
清晨时分,窗外的半空中依然有花枝摇曳。
明天花落尽了,就不会再有蜜蜂和蝴蝶了,
在这冷暖变化中,人情世态我最是了解。
诗中提到的“商山”与“节候”,反映了自然与人情之间的关系。古人常通过自然景象来映射人情世态,商山则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王禹偁(约1049年—1126年),字君平,号茆檀,晚号竹溪居士,北宋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情的深刻理解。
此诗作于春季,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作者在此时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写下此诗以表达人情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这首诗透过春天的杏花,表现出诗人对生命与人情的感悟。开头两句通过“莫道商山节候犀”引入,表现出一种对严肃节令的反叛,诗人并不愿意接受那种冰冷的节令观念。他看到窗外的花枝摇曳,清晨的气息充满生机,展现出春天的活力。
后两句则转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明天花落后,蜜蜂和蝴蝶将不再光顾,生命的短暂与人情的冷暖交织在一起。诗人在这变化中,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情世态的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商山”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种节令
C. 一种动物
D. 一种花
诗中提到的“明朝”指的是?
A. 明天
B. 明亮的早晨
C. 明代
D. 一种花
诗人对人情的看法是?
A. 无所谓
B. 深刻理解
C. 轻视
D. 只是观察
与王禹偁的《和仲咸杏花三绝句》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但杜甫的作品更倾向于表现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忧虑,而王禹偁则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静谧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