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2:44
玉经炎火竹经霜,却把刚肠变酒肠。
庾信悲哀休作赋,接舆歌曲且佯狂。
更谙丧乱灾为福,蕴蓄才华有若亡。
孤宦由来宜晚达,祝君霄汉路歧长。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可以理解为:
玉石经受炎热与火焰,竹子也历经严霜,却偏偏让坚硬的内心变得如同酒肠一样柔软。
庾信的悲哀不应再作悲伤的赋诗,接舆的歌声中我也可以假装狂妄。
更明白那些丧失和灾难其实可以转为福祉,蓄积的才华似乎已经失去。
孤独的宦官本来就应当晚年才会有成就,祝愿你在高远的天空中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王禹偁(约 1049-1104),字宗道,号白云,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监察御史。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和仲咸诗六首之三和自咏》创作于王禹偁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和个体价值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和对未来的祝福。
王禹偁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示了人生的复杂与深邃。诗的开头用“玉经炎火”和“竹经霜”来比喻人生经历的磨难与考验,表明诗人认为艰难的经历是对人格的塑造。接下来的“却把刚肠变酒肠”更是将个体的坚强与柔情结合,表明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内心的坚韧可以转化为一种柔和的情感。诗中提到的庾信与接舆,分别代表了悲伤与狂傲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他们的故事,反映了自己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与选择。
“更谙丧乱灾为福”一句则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失去与痛苦的重新审视,认为它们可能成为人生转机的契机。最后两句提到孤宦的晚年成就与祝愿,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乐观态度。
整首诗字句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王禹偁兼具理性与感性的思考,既表达了个人的孤独感,也传达了对他人的祝福,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苦难的深刻理解与反思,强调人要在经历中不断成长,最终达到一种对命运的接受与乐观的心态。
诗中“玉经炎火”象征什么?
“酒肠”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庾信的悲哀在诗中有什么意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