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36
秋景 乞巧文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能拙吾无比,高灵昔有闻。
不知天下巧,乞以世间文。
果列空庭露,香浮入汉云。
天孙何冉冉,柳子盖云云。
有说能要我,无才可赠君。
绛衣持节后,穷达竟何分。
我虽笨拙无人能比,但高明的手艺在古时就有耳闻。
不知世间有多少巧妙,我只求传递世间的文采。
果实在空旷的庭院中显露,芬芳飘散入汉云之间。
天上的仙子慢慢降临,柳子在云间轻轻飘浮。
有人说可以向我索取,我却无才可赠与你。
红衣持节的人之后,贫穷与富贵究竟有什么分别呢?
刘辰翁,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富有哲理,带有一定的抒情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情绪与人文关怀。
《秋景 乞巧文》创作于宋代,正值秋季,诗人借秋景表达对才华的自谦与对文采的渴望。在社会动荡与文人精神压抑的背景下,诗人以自然之美为寄托,寄情于秋景,渴望能与世人分享他的感受。
这首《秋景 乞巧文》通过优美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才能的反思与自谦。诗的开头便以“能拙吾无比”引出自我身份的定位,表明诗人对自我才能的不自信。接着,他又提到“高灵昔有闻”,在强调古有高人之余,显现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自身能力的无奈。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果列空庭露,香浮入汉云”,不仅展现了秋天的丰收美景,也隐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尤其是“天孙何冉冉,柳子盖云云”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秋日的静谧与悠远,仿佛借助自然的力量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诗人以“绛衣持节后,穷达竟何分”总结全诗,透过对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而言,诗歌在抒情中融入了对自然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体现了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深邃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我才能的反思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在对自然的描绘中,诗人表达了对才华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诗人对自己的才能持何种态度?
诗中提到的“天孙”象征什么?
诗歌最后一句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