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摘红英(赋花朝月晴)》

时间: 2025-08-09 21:42:00

诗句

花朝月。

朦胧别。

朦胧也胜檐声咽。

亲曾说。

令人悦。

落花情绪,上坟时节。

花阴雪。

花阴灭。

柳风一似秋千掣。

晴未决。

晴远缺。

一番寒食,满村啼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21:42:00

原文展示:

摘红英(赋花朝月晴)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花朝月。朦胧别。朦胧也胜檐声咽。
亲曾说。令人悦。落花情绪,上坟时节。
花阴雪。花阴灭。柳风一似秋千掣。
晴未决。晴远缺。一番寒食,满村啼鴂。

白话文翻译:

在花朝月明的日子里,朦胧的景色让人感到依依不舍。
这种朦胧的情景甚至胜过檐前的声响。
亲人曾经说过,这样的景致令人愉悦,
而此时的落花情绪,正好与上坟的时节相吻合。
花影如雪,花影渐渐消逝,
柳风轻拂,像秋千在荡漾。
晴天尚未明朗,远处的晴空似乎又缺少了一角,
这时候正值寒食节,满村传来杜鹃的啼鸣。

注释:

  • 花朝月: 指花的节日和明亮的月亮,象征春天的美好。
  • 朦胧别: 形容景色朦胧,令人感到依依不舍。
  • 檐声咽: 瓦檐的声音,通常指雨滴落下的声音。
  • 落花情绪: 形容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
  • 上坟时节: 清明时节,祭奠先人。
  • 花阴雪: 花影如雪,形容花影的洁白和美丽。
  • 柳风一似秋千掣: 柳风轻轻摇动,像秋千在摆动。
  • 晴未决: 晴天还未完全明朗。
  • 寒食: 指清明前的寒食节,祭祖的日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人情风貌,情感真挚细腻。

创作背景:
《摘红英》创作于春天,正值花朝和寒食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的眷恋和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摘红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人们的感伤。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花朝月”、“柳风”和“杜鹃啼”,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就以“花朝月”引入,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随即转入对离别的感慨,表明了春天虽美,但总有离别的苦涩。尤其是“落花情绪,上坟时节”,更是将清明节的哀思与春天的生机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诗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人们在特定节日中对逝去亲人的追忆,具有强烈的文化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朝月。朦胧别。”:开篇即以春天的花朝与明月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
  • “亲曾说。令人悦。”:提及亲人言语,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 “落花情绪,上坟时节。”:结合清明节的习俗,抒发对逝者的怀念。
  • “花阴雪。花阴灭。”:描绘花影的消逝,象征时间的流逝。
  • “柳风一似秋千掣。”:生动描绘柳风的轻柔,增添春日的生机。
  • “晴未决。晴远缺。”:表达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 “一番寒食,满村啼鴂。”:结束时提到寒食节,渲染了节日的氛围与乡村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 “柳风一似秋千掣”,将柳风比作秋千,生动形象。
  • 对仗: 整首诗在句式上呈现出对称美,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清明的哀思相结合,表现出生命的无常与对逝去美好的怀念,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代表春天的生机,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 象征宁静与思念,常与人情相结合。
  • 柳风: 代表春天的轻柔与温暖,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杜鹃: 代表哀伤与离别,常与清明节相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朝”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晴未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迷茫与期待
    • B. 快乐与满足
    • C. 悲伤与失落
    • D. 忧虑与焦虑
  3. 本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日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 A. 赏花
    • B. 祭祖
    • C. 游玩
    • D. 吃饭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描述春天的美景,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 《清明》——杜甫: 通过清明节的景象,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亲人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蕴含了国家的忧愁,而刘辰翁的诗则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解读与赏析》

相关查询

八月朔晓起趣辨行李 谢叶叔羽总领惠双淮白二首 送韩漕华文移节江东 初夏即事十二解 过长峰迳遇雨,遣闷十绝句 红锦带花 送赵英仲司户 披僊阁上酴醾二首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 夏月频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扭伤 撧耳揉腮 束修羊 止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油然 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丰容盛鬋 西字头的字 富堪敌国 包含舻的词语有哪些 随乡入乡 峥嵘轩峻 加官进爵 蔚跂 比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表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