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1:03
轻风淡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依约凌波曾步。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轻风徐来,月光淡淡,年年如同这条去路。谁能知晓这些小年夜的初度呢?在桥边曾经玩弄过碧绿的莲花,却已悄然忘记了人间的今昔。江上吹箫,衣服沾湿了露水。依稀记得曾在水波间轻盈行走。寒冷的机缘为何还在等待人归来,只剩下小窗外斜斜的细雨,显得格外寂静。
此诗中提到的“碧莲”常用于描绘美好的情景,象征纯洁和优雅。诗中的“吹箫江上”可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在水边吟唱,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鹊桥仙(自寿二首)》通过轻风、淡月、碧莲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场景。诗中展现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开头的“轻风淡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谁识小年初度”则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仿佛在问谁能够真正理解这一年又一年的变化。
“桥边曾弄碧莲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象征着诗人曾经的青春与纯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记忆逐渐模糊,诗人感受到的只有“人间今古”的苍凉。通过“吹箫江上,沾衣微露”,诗人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几句“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将孤独与等待的情感推向高潮,描绘出小窗外的斜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既有对过往的缅怀,又有对未来的思索,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