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5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3:32
作者: 方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林光漏日烟霏湿,鸬鹚簇立春沙碧。
湘竿击水雪花飞,鸬鹚没入春溪肥。
银刀拨刺争三窟,乌兔追亡健于鹘。
搜渊剔薮无噍类,余勇未厌心突兀。
十十五五斜阳边,听呼名字方趋前。
吐鱼筠篮不下咽,手捽琐碎劳尔还。
呜呼奇哉子渔子,塞上将军那得尔。
阳光透过树林洒在湿润的空气中,鸬鹚们聚集在春天的沙滩上。
渔竿在水面击打,溅起雪花般的水花,鸬鹚潜入春溪中觅食。
渔夫用银刀拨动鱼刺争夺三处鱼洞,乌兔在水边追逃,反而比鹘鸟还要灵活。
在深渊和灌木丛中搜寻,连鱼虾都没有,心中虽有余力,却显得孤独突兀。
在夕阳西下的时分,听到呼唤的名字才慢慢靠近。
吐出的鱼在筠篮里不易咽下,手抓琐碎的东西费力又劳累。
哦,真奇妙啊,这位渔夫,像塞上的将军一样,怎么能做到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常体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方岳对渔民生活的细致观察,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渔夫艰辛生活的同情。
这首《观渔》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猎场景,展现了渔夫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渔夫在自然环境中的辛劳与智慧。开篇的“林光漏日烟霏湿”,带出了一种清新的气息,仿佛使读者置身于春日的河畔。鸬鹚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象征着渔夫的渔猎方式。
在整首诗中,方岳通过对渔夫行动的细致刻画,表达了对渔夫生活的理解与敬重。渔夫在捕鱼过程中饱受艰辛,但他却依然乐观,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正是诗歌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最后一句“塞上将军那得尔”,则是对渔夫能力的赞美,显示出诗人对他所描绘的生活场景的深刻理解和热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渔民生活的深切关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渔夫的艰辛和乐观态度,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鸬鹚”指的是哪种动物?
诗中提到的“塞上将军”是用来形容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