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0:28
原文展示:
风入松
作者: 李鼐 〔宋代〕
翠烟笼日上花梢。花外楼高。海犀不动帘栊静,书长人懒莺娇。宝篆浓薰沉水,清商低按擅槽。画堂深处燕蟠桃。亲见仙曹。雾鬟不改朱颜好,年年长被春饶。一品疏封它日,十分沉醉今朝。
白话文翻译:
在花尖上,轻烟笼罩着太阳。楼外高耸的建筑,海中的犀牛不动,帘子安静,书本许久无人翻阅,黄莺懒洋洋地娇媚。浓郁的香气沉浸在水中,清商乐声轻轻拨动琴弦。画堂深处燕子盘旋飞舞,亲眼见到仙人所在的地方。雾鬟不改,红颜依旧,年年春光常在。将来若有机会疏封,今天我沉醉得无以自拔。
注释:
- 翠烟:指青翠的烟雾,形容春日的景色。
- 海犀:可能指海中的某种动物或象征静谧的意境。
- 帘栊:指窗帘,古时多用于形容环境的雅致。
- 宝篆:指香料或香气,常用来形容浓厚的气味。
- 清商:古代音乐的一种,通常指清雅的乐音。
- 雾鬟:指雾气缭绕的发髻,形容女子的美丽。
- 朱颜:指红润的面容,象征青春常驻。
典故解析:
- 仙曹:指神仙所在的地方,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一品疏封:意指将来有机会得到高位的封赏,反映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鼐,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宋代社会繁荣时期,诗人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时代的联系。
诗歌鉴赏:
《风入松》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宁静与美好。诗中描绘了花尖上的翠烟、楼外的高耸、静谧的环境,以及黄莺的懒态,给人一种闲适而又惬意的感觉。整首诗用词优美,意境深远,营造出一种理想的生活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中的“宝篆浓薰沉水,清商低按擅槽”更是通过音乐与香气的结合,传达出一种雅致的生活氛围。同时,诗人通过“雾鬟不改朱颜好,年年长被春饶”的描写,表现出时光流逝而美丽依旧的感慨,流露出对生命与青春的珍惜。最后,诗的结尾提到未来的疏封,既是对功名的渴望,也暗含着对当下快乐时光的珍视,形成一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烟笼日上花梢:描绘春日美景,突出自然景色的生动。
- 花外楼高:建筑的高耸与自然的和谐。
- 海犀不动帘栊静:暗示环境的宁静,人与自然的融合。
- 书长人懒莺娇:表现人懒于读书,黄莺的娇态增添生趣。
- 宝篆浓薰沉水:音乐与香气结合,展现生活的雅致。
- 清商低按擅槽:轻柔的乐声与环境的静谧相得益彰。
- 画堂深处燕蟠桃:燕子飞舞,桃花盛开,象征春天的繁荣。
- 亲见仙曹:向往理想境界。
- 雾鬟不改朱颜好:青春常驻,岁月无痕。
- 年年长被春饶:春天的恩赐,生命的延续。
- 一品疏封它日:期望未来的光明。
- 十分沉醉今朝:享受当下,珍惜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翠烟”比喻春日的美好。
- 拟人:如“莺娇”赋予鸟类情感。
- 对仗:如“宝篆浓薰沉水,清商低按擅槽”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喜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青春常驻的感慨。通过细致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厚。
意象分析:
- 翠烟:春天的气息与活力。
- 黄莺: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宝篆:象征生活的雅致与品位。
- 春饶: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翠烟笼日上花梢”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烟雾弥漫
- B. 春日的美丽
- C. 秋天的落叶
-
“雾鬟不改朱颜好”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对青春的感慨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鼐的《风入松》均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但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更显细腻与雅致。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集。
- 《古诗词解析》:详细分析古诗词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