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0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06:20
行路难二首 其二
作者: 费昶 〔南北朝〕
君不见人生百年如流电。心中坎壈君不见。
我昔初入椒房时。讵减班姬与飞燕。
朝逾金梯上凤楼。暮下琼钩息鸾殿。
柏梁昼夜香。锦帐自飘飏。
笙歌枣下曲。琵琶陌上桑。
过蒙恩所赐。馀光曲沾被。
既逢阴后不自专。复值程姬有所避。
黄河千年始一清。微躯再逢永无议。
蛾眉偃月徒自妍。傅粉施朱欲谁为。
不如天渊水中鸟。双去双飞长比翅。
你难道没有看到人生百年如同电光石火般瞬息而逝吗?心中有坎坷,你难道没有看到吗?我曾经初入椒房的时候,难道班婕妤和王嫱的美丽就因此减少了?
早晨我登上金梯,走上凤楼;傍晚我从琼钩下,停息于鸾殿。
柏梁的香气昼夜弥漫,锦帐轻轻飘动。
笙歌在枣树下欢唱,琵琶在桑树旁轻奏。
曾经蒙受恩惠,依然感受到光辉的滋润。
但既然遇上阴后,我也不能自专;再次遇上程姬,我又不得不避开。
黄河千年才开始清澈,微弱的身躯再也无话可说。
蛾眉和偃月的美丽只是徒有其表,涂粉施朱又能为谁所喜?
不如天渊水中的鸟,双双飞去,远比翅膀长。
作者介绍:费昶,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以哀伤、思乡为主题,风格独特,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不安,文人多以诗歌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感慨。
《行路难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对人生短暂的感叹,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权力、爱情的无奈。从开头的“君不见人生百年如流电”开始,诗人便直面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接着,通过回忆自己初入椒房的情景,诗人引出对昔日美好的追忆,展现了他的失落与惆怅。
诗中提到的班姬与飞燕,象征着美丽和权力的转瞬即逝,暗示着即使拥有过辉煌的过去,依然无法逃脱人生的无常。通过描绘宴会的情景,诗人进一步展示了奢华生活的表象与内心的孤寂。最后,诗人以“天渊水中鸟”来比喻追求自由与自然的渴望,彰显了对人世纷扰的逃避与向往。整首诗不仅有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色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对权力与美丽的无奈,以及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情感深邃而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班姬与飞燕”指的是:
A. 两位历史人物
B. 皇帝的两个儿子
C. 两种鸟类
D. 两位著名的美人
诗人用“天渊水中鸟”来比喻什么?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美丽的追求
D.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