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0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06:20
君不见长安客舍门。
倡家少女名桃根。
贫穷夜纺无灯烛。
何言一朝奉至尊。
至尊离宫百馀处。
千门万户不知曙。
惟闻哑哑城上乌。
玉阑金井牵辘轳。
丹梁翠柱飞流苏。
香薪桂火炊雕胡。
当年翻覆无常定。
薄命为女何必粗。
你难道没有看到长安的客栈门口吗?
那里的少女名叫桃根。
她贫穷地在夜里纺织,却没有灯烛照明。
怎么能够说她一朝就能够侍奉至尊呢?
至尊在离宫中有百余处,
成千上万的家门却不知道天亮。
只听见城上乌鸦哀鸣。
玉栏金井旁拉动着轱辘。
红色的梁柱和绿色的柱子上悬挂着流苏。
用香木和桂枝的火焰炊煮着精致的胡菜。
往日的翻覆是多么无常!
薄命的女子何必如此艰辛呢?
作者介绍:费昶,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词风清新脱俗著称,擅长描写民生疾苦,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民众生活艰难。诗人通过描绘妓女桃根的生活,反映出那个时代女性的不幸与命运的无常。
《行路难二首 其一》通过对妓女桃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诗的开头以“君不见”引入,直接与读者对话,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接着,诗人以桃根的贫困生活为切入点,表现了她在黑暗中纺织的孤独与无助。诗中“何言一朝奉至尊”一句,揭示了女性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渺小,暗含对社会不公的控诉。随后,诗人描绘了长安繁华的景象与桃根的悲惨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社会的冷漠与无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深切同情。诗中对命运的感叹和对女性命运的无奈反思,使得这首诗在古诗词中显得格外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反映社会的冷酷与无情,批判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唤起人们对底层女性的同情与关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少女名为何?
诗中用什么动物表现悲凉的情感?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现女性命运的无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