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3:32
爱日
王安石 〔宋代〕
雁生阴沙春,冬息阳海澨。
冥冥取南北,岂以食为累。
咨予愁病躯,朴鄙人所戏。
无人治时难,量力当自弃。
岂知塞上霜,飘然亦何事。
高堂已白发,爱日负明义。
悲风吹平原,秣马聊一愒。
含怀孰与语,仰屋思汉喟。
孟母知身从,莱妻耻人制。
一肉傥易谋,万锺非得计。
全诗翻译:
大雁在阴冷的沙滩上栖息,冬天则在阳光明媚的海边休息。
在朦胧的天际中飞翔,南北之间,难道只为生计奔波?
我因愁苦而病重,朴素无华的人们都在戏弄我。
无人来治理这个艰难的时代,我只好量力而行,选择放弃。
谁能知道塞外的霜雪,飘然而过又有什么关系呢?
高堂已满头白发,爱惜阳光却背负重任。
悲风吹拂平原,饱马稍作休息。
心怀忧虑,谁能与我倾诉,仰望屋顶思念汉朝的往事。
孟母知道自己的身世,莱妻却为他人所耻笑。
一块肉易于谋求,万钟的财富却难以得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经济、政治改革著称。他的诗词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爱日》写于王安石晚年,彼时他身处社会动荡之中,内心充满忧虑和感慨,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他对生活、时间的思考以及对命运无奈的感受。
《爱日》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诗,王安石通过描绘大雁的迁徙以及个人的愁苦,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开篇即用“雁生阴沙春,冬息阳海澨”描绘出一种自然的轮回,与人类的生存状态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索。接着,诗人以“咨予愁病躯”切入个人情感,展现出对当下生存困境的无奈与彷徨。
诗中“高堂已白发,爱日负明义”,不仅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隐含着对责任与义务的承担,显示出王安石对生活的复杂态度。在最后,诗人提到“孟母”的教育和“莱妻”的无奈,展现出他对社会和家庭的深刻观察,表达出对人世间人情冷暖的思索。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王安石通过对自然、人生、责任的探讨,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使得《爱日》成为一篇既富有哲理思考又具人文关怀的诗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表达出诗人对生命、责任和社会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体现出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雁生阴沙春”意指什么?
A. 大雁在春天栖息
B. 大雁在冬天栖息
C. 大雁在秋天栖息
“高堂已白发”反映了什么?
A. 年轻
B. 失落
C. 年老
“孟母知身从”中的“孟母”指的是谁?
A. 孟子的父亲
B. 孟子的母亲
C. 孟子的老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