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19:00
丰城观音院有胡明仲范伯达汪彦章诸公题字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中兴人物数诸公,
遗墨凄然野寺中。
欲访英灵无处所,
独搔蓬鬓立西风。
全诗翻译:
这首诗写了几位历史名人在丰城观音院留下的题字。如今,寺庙的环境显得凄凉,我想要寻找这些英灵的踪迹,却无处可寻,只能在西风中独自理顺蓬乱的头发。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叔夜,号涧户,宋代诗人,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丰城观音院,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名人的缅怀,表达了对逝去岁月与英才的追思。丰城作为历史名地,承载着许多文化与人物的记忆。
张孝祥的《丰城观音院有胡明仲范伯达汪彦章诸公题字》是一首充满浓厚怀古情怀的诗作。诗中提到的“诸公”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们在寺庙中留下的题字,成为了历史的见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物的踪迹似乎都已消逝,只剩下凄凉的遗迹。诗人通过“欲访英灵无处所”的感叹,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英名不再的惋惜。
诗的最后两句“独搔蓬鬓立西风”,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面对西风的孤独无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个人的渺小。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中兴人物数诸公,
这句指出了历史上名人众多,这些人都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中兴人物。
遗墨凄然野寺中。
指那些留下的文字在荒凉的寺庙中显得更加苍凉,凸显出历史的沧桑感。
欲访英灵无处所,
表达了对英灵的追寻,但又感到无处可寻,营造出一种无奈和孤独。
独搔蓬鬓立西风。
诗人独自面对西风,形象地描绘出他内心的苦闷与无助。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伤与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情与对孤独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诸公”指代的是?
A. 历史人物
B. 现代人
C. 农民
D. 商人
“欲访英灵无处所”的意思是?
A. 想要找到英灵
B. 英灵无处可寻
C. 有地方可以寻找
D. 英灵在身边
诗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时光的流逝
D. 风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孝祥的怀古与杜甫的忧国情怀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而后者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责任。两者都体现了对时光的感慨,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