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烟雨观》

时间: 2025-04-25 02:18:58

诗句

七泽阑干外,兹游亦壮哉。

主人何处去,犹未赋归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18:58

原文展示:

七泽阑干外,兹游亦壮哉。
主人何处去,犹未赋归来。

白话文翻译:

在七泽的栏杆之外,今天的游览格外壮丽。
主人不知道去哪里了,仍然没有写下归来的诗篇。

注释:

  • 七泽:指的是七个湖泊,可能代表自然景观的壮美。
  • 阑干:栏杆,指游览的地方。
  • 兹游:今天的游览。
  • 壮哉:壮观、壮丽。
  • 主人:这里指的是主人或隐者。
  • 犹未赋归来:仍然没有写下归来的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华,号月明,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擅长诗词,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闲适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创作背景:

《烟雨观》写于南宋时期,那个时代政治动荡,文化复兴,诗人往往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的景致与内心情感交织,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几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游览的愉悦感受。开头两句描绘了湖泊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在美丽自然中游览的快感,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受。诗中“主人”的缺席,既可能是指隐者的归隐,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世俗的逃避,诗人似乎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身在广阔天地中的位置。

整首诗语句简洁而富有意境,未直接描绘出细腻的景色,却通过“壮哉”一词传达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尽管诗人身处壮丽的自然之中,心中却有一丝惆怅,这种情感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使读者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孤独和思索。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这首诗在简约中蕴含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七泽阑干外:描绘了湖泊的壮丽,诗人站在栏杆外,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2. 兹游亦壮哉:表达了今日游览的壮观和诗人内心的愉悦。
  3. 主人何处去:主人可能已离开,暗示人与自然的分离。
  4. 犹未赋归来:诗人仍在思索,未能写下归来的诗篇,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结构,“阑干外”与“兹游”相呼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隐喻:将“主人”隐喻为一种内心的归属感,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及对人生思考的深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内心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七泽:象征自然的壮美与宁静。
  • 阑干:代表人与自然的连接点,隐喻游览者的心境。
  • 主人:象征隐者或内心的归属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七泽”指的是什么? A. 七个湖泊
    B. 七个山峰
    C. 七个城市
    D. 七个村庄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主人”可能象征着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厌倦。(对/错)

答案:

  1. A
  2. 隐者或内心的归属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张孝祥的《烟雨观》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皆描绘自然景观,但张孝祥更多表现对壮丽景色的赞美,而王维则强调了自然与内心宁静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对《烟雨观》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

相关查询

有感 溪水 髀肉生 秋晚游谦上人庵四首 其一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其五 与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游南涧同赋四首 仇氏园 余夫人挽词 上楮平山 寓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计簿 巛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漆皮 包含王的词语有哪些 蟹荒蟹乱 懒不自惜 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谭清论 屮字旁的字 太上忘情 难极 建之底的字 流言流说 祸福无偏 子字旁的字 计不返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