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0:55
送王司徒定海监酒税
梅尧臣
悠悠信风帆,杳杳向沧岛。
商通远国多,酿过东夷少。
怀乡寄书迟,见日知晨早。
应闻有海花,何必树萱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乘船远行的情景。信风轻轻地吹拂着帆,船只渐渐驶向遥远的海岛。商业往来与远国多有联系,但酿酒的技术在东夷地区却不太发达。对故乡的思念使我写信寄出却又显得迟缓,看到日出时才知道早晨已经来临。听说海上盛开着美丽的花朵,何必再去种植那萱草以寄托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容斋,江苏常州人,北宋时期著名诗人,尤以五言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情谊。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朋友王司徒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故乡的思念。王司徒定海监酒税,意味着他将前往海边的定海地区负责酒税的管理,诗人借此机会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故乡的感怀。
这首诗以轻松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一位友人的远行,展现了梅尧臣对友人深切的情谊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通过“悠悠信风帆,杳杳向沧岛”生动描绘了船在海上航行的情景,给人一种轻松而自由的感觉。“商通远国多,酿过东夷少”则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尤其是与远方国家的往来,而东夷的酿酒业相对落后,这里不仅蕴含了对经济的观察,也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接下来的“怀乡寄书迟,见日知晨早”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写信寄书的迟缓,恰恰反映了思乡之情的强烈。“应闻有海花,何必树萱草”则以海花的美丽来象征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不必过于依赖传统的思乡象征——萱草,反而要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同时又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诗人在描写中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商通远国多”,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商业往来很少
B. 商业往来繁多
C. 只有东夷有商业
D. 远国的酒很少
“怀乡寄书迟”的意思是:
A. 书寄出得很快
B. 写信寄书的时间很长
C. 不想寄信
D. 书寄错了
“何必树萱草”暗示了:
A. 应该种植更多的萱草
B. 不必依赖传统的思乡方式
C. 海花比萱草更好
D. 思乡之情不重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