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5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3:26
赋得捣衣
作者: 徐铉 〔唐代〕
江上多离别,居人夜捣衣。
拂砧知露滴,促杵恐霜飞。
漏转声频断,愁多力自微。
裁缝依梦见,腰带定应非。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离别场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在夜晚捣衣服。轻轻拍打衣料的声音,仿佛能感受到露水的滴落,而急促的杵声又让人担心霜降的来临。时光在漏壶的滴答声中显得格外频繁,愁苦的心情让人感到无力。梦中裁缝的身影,似乎预示着那条腰带必定与往日不同。
作者介绍: 徐铉,字子厚,号澹庵,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其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离别情感,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在一个离别的夜晚创作,反映了作者对离别情景的感慨和思考。诗中表达了对故人或爱人的思念与忧虑,充满了浓厚的离愁别绪。
《赋得捣衣》通过夜晚捣衣的场景,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江上多离别”引入,直接点明主题。接下来描绘了捣衣的细节,展现了夜的静谧与孤寂。砧声和杵声的描写,不仅为诗增添了音韵美,同时也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苦。随着时间的流逝,漏壶的滴答声让人感受到愁苦的加深,“愁多力自微”一句,表达了诗人因忧愁而感到无力的感受,情感愈发沉重。最后一句“裁缝依梦见”则转向梦境,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暗示着离别后生活的变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离别的沉重感受,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不安与期待,体现了人对亲情与爱情的依恋。
诗词测试:
诗中“居人夜捣衣”中的“捣衣”指的是什么?
A. 做饭
B. 洗衣服
C. 打猎
D. 做工
诗中提到的“漏转声频断”是指什么?
A. 水流的声音
B. 时间的流逝
C. 风的呼啸
D. 鸟儿的鸣叫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幸福生活
B. 离别与思念
C. 自然风光
D. 战争与和平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赋得捣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