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哀故文节公》

时间: 2025-04-26 03:18:52

诗句

顺采思忠荩,宣谋叹巧劳。

憗遗无一老,投吊剩三号。

撤奠哀笳引,追荣敛衮褒。

欲知凭厚庆,弟览得传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52

原文展示: 哀故文节公 宋祁 〔宋代〕 顺采思忠荩,宣谋叹巧劳。 憗遗无一老,投吊剩三号。 撤奠哀笳引,追荣敛衮褒。 欲知凭厚庆,弟览得传刀。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文节公的哀思和对其忠诚与智慧的赞赏。诗中提到文节公的忠心和智谋,以及他在世时的辛勤努力。诗人感叹文节公的离世,留下的人们只能通过哀悼来表达敬意。诗的最后提到文节公的荣耀和传承,暗示其精神将由后人继承。

注释: 字词注释:

  • 顺采:顺应天命,这里指文节公的忠诚。
  • 忠荩:忠诚。
  • 宣谋:公开的智谋。
  • 巧劳:巧妙的努力。
  • 憗遗:留下。
  • 投吊:哀悼。
  • 三号:三次哀号,极言哀痛之深。
  • 撤奠:撤去祭品。
  • 哀笳:哀乐中的笳声。
  • 追荣:追念荣耀。
  • 敛衮褒:收敛衣冠,表示尊敬和褒扬。
  • 厚庆:重大的喜庆,这里指文节公的荣耀。
  • 弟览:后辈观看,这里指传承。
  • 传刀:传承的象征,比喻精神的传承。

典故解析:

  • 传刀:古代常以刀剑作为传承的象征,如《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传国玉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典雅,多涉及政治和社会议题。这首诗是为哀悼已故的文节公而作,文节公可能是宋祁的同僚或尊敬的前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文节公去世后,宋祁为了表达对其的哀思和对其忠诚与智慧的赞赏而创作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文节公的忠诚和智谋的赞美,以及对其离世的深切哀悼,展现了诗人对文节公的尊敬和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顺采思忠荩”和“宣谋叹巧劳”通过对仗和比喻,强调了文节公的品质和贡献。后两句“撤奠哀笳引,追荣敛衮褒”则通过具体的仪式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文节公的敬意和对其精神的传承。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典雅,是对文节公一生贡献的恰当纪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顺采思忠荩:顺应天命,思考忠诚。
  2. 宣谋叹巧劳:公开智谋,感叹巧妙努力。
  3. 憗遗无一老:留下的人中没有老者。
  4. 投吊剩三号:哀悼时只剩下三次哀号。
  5. 撤奠哀笳引:撤去祭品,哀乐中的笳声引导。
  6. 追荣敛衮褒:追念荣耀,收敛衣冠表示尊敬和褒扬。
  7. 欲知凭厚庆:想要知道凭借重大的喜庆。
  8. 弟览得传刀:后辈观看,得到传承的象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顺采思忠荩”与“宣谋叹巧劳”。
  • 比喻:如“传刀”比喻精神的传承。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文节公的哀悼和对其忠诚与智慧的赞赏,以及对其精神的传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忠荩:忠诚的象征。
  • 巧劳:智慧和努力的象征。
  • 哀笳:哀悼的象征。
  • 传刀:传承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顺采思忠荩”中的“忠荩”指的是什么? A. 忠诚 B. 智慧 C. 努力 D. 哀悼 答案:A

  2. 诗中“投吊剩三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伤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B

  3. 诗中“传刀”象征什么? A. 武器 B. 传承 C. 荣耀 D. 哀悼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思。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宋祁的《哀故文节公》:两者都表达了对已故人物的哀思,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个人情感,而宋祁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同僚或前辈的尊敬和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宋祁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次韵黄宰一源亭二首 次韵傅茂元二绝 次韵长汀壁间韵 次韵蔡学士梅诗 次友石台诗韵 次翁来借诸家易解闻已有新说以诗借观 次施子韵 次明仲矼字韵诗 次六四叔韵 次六四叔青字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怀道迷邦 花拍 椁柩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唱沙作米 芝草无根 包含凤的成语 福音 羊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淫鱼 放泼撒豪 一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