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7:43
作者:陆游 〔宋代〕
类型:古诗词
老死知无日,天公偶见宽。
疾行逾百步,健啖每三餐。
身瘦短裁褐,发稀低作冠。
年来更小黠,不据伏波鞍。
我知道自己老死的日子不远了,然而老天偶尔对我宽容。
我走路快,超过一百步,饮食也很香,每餐都能吃得饱。
我的身体瘦得像裁短的褐衣,头发稀少,低垂着像戴着帽子。
年头渐渐过去,我更显得小聪明,不再骑在伏波的马鞍上。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激昂,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失落。陆游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大量诗文,尤其以爱国诗著称。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衰老和生命无常的感慨。陆游在宋朝沦陷后,心系国家的命运,虽年老体衰,却仍然希望能有所作为,表达了他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陆游的《老景》通过对自身老年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态度。诗中开头两句“老死知无日,天公偶见宽”直白地表达了他对老死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感激,尽管生命即将结束,天公偶尔的宽容使他心存感激,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哲思与对生命的坦然接受。
接下来的两句“疾行逾百步,健啖每三餐”描绘了他虽然年迈但依然健朗的身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态度。即使年岁已高,依然能走出百步,食欲良好,反映了他在艰难岁月中仍能保持的精神状态和乐观情绪。
最后两句“身瘦短裁褐,发稀低作冠”则在视觉上呈现出他衰老的外貌,短小的衣服和稀疏的头发都象征着年华的流逝,但“年来更小黠,不据伏波鞍”却又显示出他不再追求昔日的辉煌,反而更多地回归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这种对年华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的反思,构成了整首诗的深刻主题。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衰老的无奈、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过往的反思与释然,体现了他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虽然身体逐渐衰弱,但内心的智慧与对生活的热爱依然存在。
诗中提到“天公偶见宽”,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愤怒
B. 感激
C. 绝望
D. 怀念
“身瘦短裁褐”中的“褐”指的是什么?
A. 衣服的颜色
B. 一种粗布
C. 一种植物
D. 一种食物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国家的思考
B. 对衰老与生命的感悟
C. 对爱情的怀念
D. 对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