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07
原文展示:
捣练子 其二 冬
作者: 董如兰(畹仙) 〔清代〕
初肥兔,照寒窗。
窥探离愁眉锁双。
灯火连宵金穗重,从今不信谎银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初生的小兔子在寒冷的窗前,窥视着窗外的景象,似乎也在思念着什么。灯火通明,夜晚的金穗子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沉重。从今往后,我再也不相信那些虚假的承诺和谎言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如兰(畹仙)是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诗多描绘内心情感,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女性的地位逐渐提高,诗人通过描绘小兔的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虚假承诺的不信任,体现了时代女性的独立意识。
诗歌鉴赏:
《捣练子 其二 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季寒冷的氛围,通过小兔子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离愁。诗的开头“初肥兔,照寒窗”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温暖,也暗含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兔子作为一种温和的动物,象征着柔弱与不安,而在寒冷的窗前,它似乎在探寻着外面的世界,也在探寻着内心的渴望。
“窥探离愁眉锁双”一句,将人们常见的离愁别绪生动地展现出来,眉头紧锁的姿态,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深沉的思念与忧伤。接下来的“灯火连宵金穗重”则交织了富贵与希望的意象,尽管夜深人静,灯火依旧闪烁,似乎在诉说着不屈的生命力。
最后一句“从今不信谎银缸”则是一种自我警醒,表达了对虚假承诺的不屑与拒绝。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坚定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立见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示了女性在社会变革中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与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小兔子的形象和冬日的环境,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对虚假承诺的不信任,以及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理解。主题围绕着孤独、思念与坚韧,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引发读者的共鸣。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小兔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希望
B. 虚假
C. 脆弱
诗中提到的“银缸”象征了什么?
A. 真实承诺
B. 虚假承诺
C. 财富
“灯火连宵”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希望
C. 忧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离骚》中对离愁的深刻描绘与《捣练子 其二 冬》中小兔子的形象,可以看出两者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离骚》通过历史与个人的结合,展现了更为宏大的情感,而《捣练子 其二 冬》则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传达了个体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