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8:30
捣练子 其四 伤乱
作者: 杨慎 〔明代〕
销午梦,减春愁。上尽重楼更上楼。日暮乡关何处是,寒鸦飞去水悠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午后的美梦已经消逝,春愁也随之减轻。即使在高楼之上也无法忘却心中的忧愁。日暮时分,乡关何在,孤独的寒鸦飞去,水面波澜不惊,时光缓缓流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慎,明代文学家,字用之,号止庵,晚号复斋,贵州人。他不仅以诗词见长,还擅长散文和书法,是明代重要的诗人之一。其作品多表达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捣练子 其四 伤乱》创作于动荡的明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个人遭遇不顺之际。诗人以个人情感为出发点,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无奈与伤感。
这首《捣练子 其四 伤乱》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销午梦,减春愁”直截了当地揭示了诗人面临的内心矛盾:美好的梦境与现实的愁苦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的情感基调。接下来的“上尽重楼更上楼”,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尽管身处高处,心中依然难以摆脱忧愁之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社交生活的失落感。诗人通过“寒鸦飞去水悠悠”描绘了秋天的孤寂和自然的宁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揭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极具艺术性,寒鸦、水流等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画面感,还深刻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运用意象与情感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明代士人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去的怀念。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透过简练的语言,展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销午梦”的意思是:
A. 梦境美好
B. 梦境消逝
C. 梦境迷离
D. 梦境依旧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寒鸦”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在诗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捣练子 其四 伤乱》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而后者则通过月光引发温馨的乡愁,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