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5:21
送友人赴举
朱庆馀 〔唐代〕
世路久,嗟君进取身。
十年虽苦志,万里托何人。
处困非乖道,求名本为亲。
惟应意,先与化龙鳞。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唉,我为你追求事业而感到惋惜。
十年来虽然辛苦追求理想,却又能寄托于谁呢?
在困境中并不是违背正道,追求名声本是为了亲人。
只希望你能如愿以偿,早日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化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修炼成仙的过程,化为龙象征着成功和高升。在诗中,化龙鳞暗示了通过努力学习和科举考试获得成功的希望。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而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对友人的关怀与期望,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这首诗写于朱庆馀送别一位朋友前往科举考试的时刻,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担忧与祝福,折射出当时社会对事业成功的重视。
《送友人赴举》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流露出对其前途的深切关心与期待。诗中开头的“世路久”直接点明了人生的艰辛与漫长,接着以“嗟君进取身”表达了对朋友追求理想的惋惜和敬佩。诗人以“十年虽苦志,万里托何人”来传达对友人奋斗历程的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在“处困非乖道,求名本为亲”中,朱庆馀强调了追求名声的正当性,这不仅是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家庭的责任与期望。这一层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支持和对社会的思考。
最后“惟应意,先与化龙鳞”则是充满希望的祝福,寓意着只要努力,就能够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的飞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科举制度的重视与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集中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关心与祝福,反映了对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思考,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世路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B
“化龙鳞”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失败
B. 希望与成功
C. 平淡
答案:B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
B. 对自然的描写
C. 对生活的抱怨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