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5:40
赠至寂禅师
作者: 朱庆馀
处世唯据衲,禅门几岁寒。
法空无所染,性悟不多看。
竟日门长掩,相逢草自残。
有时寻道侣,飞锡度峰峦。
这首诗表达了对禅师的赞美与敬仰。生活在世间只是依靠着僧衣,禅门外的寒冷岁月已经过去了多少年。法的空灵无所依附,内心的悟性并不需要多加观察。整天门扇紧闭,不见访客,只有草木随风自残。有时我会寻找道友,带着手杖穿越高峰峦。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于开元年间,擅长诗歌,尤其是五言诗。其诗风清新高远,常表达对佛教哲学的理解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朱庆馀对至寂禅师的敬仰之情,反映出他对禅宗理念的思考与体悟。诗中隐含了修行者在世间的孤独与内心的追求。
《赠至寂禅师》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修行者的日常,展示了禅宗修行的艰辛与独特之处。诗的开头“处世唯据衲”展现了修行者的身份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暗示了他对物质世界的放下。接下来的“法空无所染”则强调了禅宗思想中对“空”的理解,表示修行者对内心世界的专注与追求。
整首诗的意象简洁却富有深意,尤其是“竟日门长掩”,描绘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令人感受到修行者的孤独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尽管外界的草木因无人照料而自残,但修行者却在寻找道侣,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通过对至寂禅师的赠诗,朱庆馀不仅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也传达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孤寂与执着,体现了浓厚的佛教哲学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禅宗修行者的赞美,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觉悟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朱庆馀的《赠至寂禅师》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世俗的依恋
B. 对禅宗修行的追求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权力的渴望
“处世唯据衲”中“衲”指的是什么?
A. 衣服
B. 食物
C. 信仰
D. 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朱庆馀的作品更侧重于哲学与内心的探索,而李白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更具孤独的禅意,后者则是对情感的直接抒发。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赠至寂禅师》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