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4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47:28
南岳诸峰处处嘉,麻鞋竹杖蹑青霞。
山前已见九杈,洞里不逢三朵花。
岩瀑垂垂腾晓蜃,野田渺渺落寒鸦。
衡阳鼓角风悲咽,游子斯时正忆家。
南岳的各个山峰都显得美丽,穿着麻鞋、拄着竹杖我轻轻地走在青色的云霞上。
在山前已能看到九棵枝叉分开的树木,在洞里却没有见到三朵盛开的花。
岩石上的瀑布在晨曦中飞腾,野田中隐约传来寒鸦的低鸣。
衡阳的鼓声和号角声在风中悲怆,游子在这时正思念着家乡。
诗中提到的“南岳”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地理标志,象征着高洁和宁静。而“游子”则常常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古人对游历与归属感的深刻感受。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了对自然与故乡的深厚情感,融合了细腻的观察与真挚的情感。
这首诗作于游历南岳之际,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在游历中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
这首诗描绘了南岳的自然风光与游子心中的思乡之情。诗的开头用“南岳诸峰”引入,展现出一幅雄伟的山岳图景,显得辽阔而又壮丽。接着,诗人以“麻鞋竹杖”描绘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游历状态,这种形象突显了诗人对山水的亲近和向往。
“山前已见九杈,洞里不逢三朵花”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游历过程中所见之物,九杈的树木象征着丰盛的生命,而三朵花的缺乏则暗示着一种孤寂与遗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的“岩瀑垂垂腾晓蜃”,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岩石瀑布在晨光中飞腾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衡阳鼓角风悲咽,游子斯时正忆家”更是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游子在此刻对故乡深切的思念。整体来看,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游历中的自然美与内心的孤独,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岳的自然景色和游子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结合。
诗中提到的南岳位于哪个省份?
A. 四川
B. 湖南
C. 江西
D. 浙江
诗人用什么工具来帮助自己游历山水?
A. 马
B. 麻鞋和竹杖
C. 船
D. 自行车
诗中“衡阳鼓角风悲咽”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欢庆
B. 悲伤
C. 宁静
D. 热闹
《静夜思》与此诗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但《静夜思》更为直接和情感浓烈,而汪元量的作品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将思乡情融入其中,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