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枝歌十首》

时间: 2025-05-02 13:18:29

诗句

天上人间一梦过,春来秋去奈愁何。

铜仙有泪如铅水,不似湘妃竹上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8:29

原文展示:

竹枝歌十首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天上人间一梦过,春来秋去奈愁何。
铜仙有泪如铅水,不似湘妃竹上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如梦,春天来临而秋天又去,愁绪难以排解。铜仙的眼泪重如铅水,却不及湘妃竹上的泪水多。

注释:

  • 天上人间:指的是人世间的生活,暗示梦幻与现实的交替。
  • 铜仙:指的是传说中的神仙,形象通常是金属(如铜)制成,象征不变与坚硬。
  • 湘妃:指的是传说中因爱情而悲伤的竹林女子,寓意柔情与哀愁。
  • 泪如铅水:形容泪水沉重,悲伤的程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子升,号景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特别擅长用竹子作为意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竹枝歌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人生苦短与爱情失落的思考。

诗歌鉴赏:

《竹枝歌十首》是汪元量的重要作品之一,透过简洁的语言,诗人描绘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时光的流逝。诗的开头“天上人间一梦过”,以梦幻的比喻揭示人生的短暂与虚无,表达出一种超脱的情怀。接着“春来秋去奈愁何”,更是道出了生命的轮回与无常。诗人巧妙地将铜仙与湘妃的意象结合,前者作为坚硬的存在,后者则是因爱而生的柔情,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刻。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愁苦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宇宙与人生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上人间一梦过:人生如梦,形容生命的瞬息万变。
  2. 春来秋去奈愁何:春夏秋冬循环往复,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忧愁。
  3. 铜仙有泪如铅水:铜仙的眼泪沉重,象征着深重的悲伤。
  4. 不似湘妃竹上多:湘妃竹上的泪水更多,暗指爱情的悲切与柔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一场梦,表现其虚幻。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铜仙与湘妃的描述,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现了对人生苦短、爱情悲剧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铜仙:象征坚硬与不变,承载着沉重的情感。
  • 湘妃:象征柔情与忧伤,深刻描绘了因爱而生的悲哀。
  • :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清雅与坚韧,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上人间一梦过”意指什么? A. 人生如梦
    B. 现实生活
    C. 未来的希望

  2. “铜仙有泪如铅水”中的“铅水”象征什么? A. 轻松愉快
    B. 深重的悲伤
    C. 清澈的幸福

  3. 诗中提到的湘妃是指什么? A. 一个传说中的女子
    B. 一种竹子
    C. 一位神仙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汪元量的《竹枝歌十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一样,探讨了人生的孤独与内心的情感。李白以豪放的笔触表达对自由的向往,而汪元量则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诗经与古诗词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龟堂东窗戏弄笔墨偶得绝句 赠过门道人 排闷 闲中书事 夜中步月 秋夜独坐闻里中鼓吹声 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 题卧龙山 春晴 夙兴出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居人后 包含维的词语有哪些 始如处女,后如脱兔 介直 土星辐射带 书画卯酉 一箭上垛 一镬之味 真独简贵 铜照 枳关 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