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2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21:27
伐檀江上未成车,独立西风殿岁华。
谁复赏心同素月,自怜春殿隔红霞。
前身合住琼花观,托迹遥连杜若沙。
不是风云终少气,翻缘玉石共无瑕。
在伐檀江边,木材还未制成车,我独自站在西风中,望着岁月的华丽。
谁还能与我一同欣赏这清冷的明月?我只能自怜,春天的殿堂与红霞相隔遥远。
我曾与琼花观的仙人同住,如今却远托身影于杜若沙岸。
不是说风云总是缺乏气象,而是因为玉石同样无瑕而显得平淡无奇。
“琼花观”出自道教文化,象征着仙人居住的地方,理想中的清净与高远。“杜若”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象征一种清丽而孤独的美。
作者介绍:陆深,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作者心境沉郁之时,可能与个人遭遇和社会动荡有关,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与孤独的思考。
陆深的《再叠得七首 其一》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伐檀江的意象,表达了对未完成事业的无奈,独立于西风之中,象征着孤独与独立。诗的前半部分表现了对明月的渴望和对春天美好时光的追忆,而后半部分则通过“琼花观”与“杜若沙”的对比,表现了过去的美好与现实的孤寂。最后两句则总结了内心的感受,不单单是对大自然的感叹,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然的哲学态度。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与美好的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
诗词测试:
诗中“伐檀江”指的是什么?
“琼花观”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深的孤独与王维的山水意境形成对比,两者都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但陆深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