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1:55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
鹄白不以乌,兰香端为谁。
外家秉明德,晚与世参差。
乖离岁十二,会面卒卒期。
何言灊丘底,玉稻同一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六舅在皖公溪口邂逅的情景。首先提到白鹤不因黑乌鸦而改变自身的纯白,兰花的芬芳究竟是为谁而香。接着提到外家秉持着明德,晚年与世道渐行渐远。乖离已有十二年,再次相遇时却匆匆忙忙。最后感慨何必谈论那灊丘底,玉米和稻子同样可以一起煮饭。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涧溪居士,江西吉安人,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黄庭坚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与亲人重逢的情感。经历了岁月的变迁,诗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他对亲情的珍视与回忆。
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颇具特色,白鹤与兰香的出现,首先引发了读者对高洁与品德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白鹤与乌鸦,揭示了一种纯洁无瑕的情感。接着提到外家所秉持的明德,表明了在纷繁复杂的世道中,保持清白和正直的艰难。乖离的岁月让重逢显得更加珍贵,然而,重逢的匆忙也让人感到些许惆怅。结尾提到的“玉稻同一炊”,不仅是物质的结合,更是情感的融合,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对人情世态的独到见解。诗中融合了自然与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亲情的珍重。
全诗通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传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清白生活的向往。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重逢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
诗中提到的“鹄”指的是哪种动物?
a) 乌鸦
b) 白鹤
c) 麻雀
诗中与“明德”相对的是哪个词?
a) 黑暗
b) 参差
c) 乖离
诗人在第几句中提到与亲人分开的时间?
a) 第一
b) 第二
c) 第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