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出塞(春寒有感)》

时间: 2025-05-06 02:44:31

诗句

莺未老。

花谢东风扫。

秋千人倦彩绳闲,又被清明过了。

日长破夜长眠,别听笙箫吹晓。

锦笺封与怨春诗,寄与归云缥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4:31

原文展示:

莺未老。花谢东风扫。秋千人倦彩绳闲,又被清明过了。日长破夜长眠,别听笙箫吹晓。锦笺封与怨春诗,寄与归云缥缈。

白话文翻译:

莺鸟尚未衰老,春花已被东风吹落。秋千上的人已经疲倦,彩绳也闲置不动,清明节又已经过去。白天渐长,夜晚也长久沉睡,不再听见笙箫的清音在黎明时分吹响。用锦绣的纸封住那愁怨的春天诗篇,寄给那飘渺的归云。

注释:

  • 莺未老:指莺鸟尚年轻,春天生机盎然。
  • 花谢东风扫:春花已凋谢,东风将其扫落,表现春天的短暂。
  • 秋千人倦:在秋千上玩耍的人感到疲倦,暗示春日的欢乐已逝。
  • 清明:指清明节,通常是春末的时节,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笙箫:乐器,象征着春天的乐曲和欢愉。
  • 锦笺:指精美的纸,象征着文人雅士的情怀。

典故解析:

“清明”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既是扫墓祭祀的时节,也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更替。诗中提到“笙箫”,则与古代的宴乐文化相关,常在春天的聚会中出现,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追忆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的词人,其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历史题材和个人情感交融为主题。他的作品常反映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怀。

创作背景:

“出塞(春寒有感)”写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积贫积弱时期,诗人虽身处乱世,却依然怀有对故国的深情与思念。此时的春天已不再是生机勃勃的象征,而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切感受。诗中的“莺未老”与“花谢东风扫”,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暗示着生命的活力,后者则揭示了春天的短暂与易逝。随着清明节的到来,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

“日长破夜长眠”,这句诗描绘了白天的延长和夜晚的漫长,令人感到时间的沉重与无情。诗人在这种氛围中用“别听笙箫吹晓”表达了对春夜欢娱的怀念与失落,音乐的消逝更显得孤独和悲凉。

最后“锦笺封与怨春诗,寄与归云缥缈”,写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不安,仿佛是把对春天的怨念寄托在远方的云端,无法再回首。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细腻,展现了辛弃疾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莺未老:象征着春天的活力与希望。
  2. 花谢东风扫:表现春天的短暂和美丽的消逝。
  3. 秋千人倦彩绳闲:描绘了人们的惆怅与无所事事的状态。
  4. 又被清明过了:时光的流逝,春天即将结束。
  5. 日长破夜长眠:反映出时间的沉重与无情。
  6. 别听笙箫吹晓:对往昔欢乐的怀念。
  7. 锦笺封与怨春诗:将对春天的怨愤与思念用诗歌表达。
  8. 寄与归云缥缈:寄情于远方,象征着对未来的期许与渺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光比作流逝的春花,暗示生命的短暂。
  • 拟人:秋千与彩绳被赋予情感,体现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前后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 :代表美好和短暂。
  • 秋千:暗示童年欢乐与无忧。
  • 笙箫:象征音乐的美好与欢乐。
  • 锦笺:象征文人的情怀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莺未老”代表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生命的活力
    C. 夜晚的降临

  2. “清明”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重生
    B. 时光的流逝
    C. 欢乐的聚会

  3.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怀念? A. 过去的欢乐
    B. 未来的希望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杜甫《春望》:反映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

诗词对比: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与本诗在春天的描绘上都有所共鸣,但前者更显得热烈,而本诗则带有淡淡的忧伤。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春天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但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辛弃疾则更倾向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诗》:研究辛弃疾作品的重要参考书目。
  • 《宋词三百首》:了解宋代词人的风格与成就。

相关查询

张御史西山雪堂 三茅观 偶成 其五 送薜府判之广东 立春日 红梅十九首 其十八 索笋长句寄傅隐君 自崔镇至济州人情风俗可叹三十韵 过𣪁陵 江月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挟冤记仇 蜻蜓点水 言行相诡 齧感 包含裼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白发丹心 车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肉封 诉诸武力 成婚 凵字底的字 包含妾的词语有哪些 百炼之钢 酷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