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时间: 2025-05-01 03:32:22

诗句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2:22

原文展示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作者:薛昭蕴 〔唐代〕
红蓼渡头秋正雨,
印沙鸥迹自成行,
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
几回愁煞棹船郎,
燕归帆尽水茫茫。

白话文翻译

在红蓼渡口,秋雨正下,
沙滩上,鸥鸟的足迹排成行,
轻盈的发丝随风飘荡,野外的芳香扑鼻而来。
她沉默不语,含着愁苦在深岸,
几度让划船的人心伤,
燕子归来,帆船已尽,水面一片茫茫。

注释

  • 红蓼:一种水边植物,象征秋天的景象。
  • 渡头:渡口,水边的地方。
  • 印沙鸥迹:沙滩上的鸥鸟足迹,形象而生动。
  • 整鬟:女子梳理好的发髻。
  • 飘袖:形容女子的衣袖在风中飘动。
  • 不语含嚬:沉默中带着愁苦和忧伤。
  • 棹船郎:划船的人,指的是船夫。
  • 燕归帆尽:燕子已经归来,船帆已经收起,暗示离别与归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昭蕴,唐代诗人,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推崇。其诗风清丽婉约,常以女性视角描写情感与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唐代,正值秋季,诗人借助秋雨的景象,表达对离别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是一首描写秋雨与思念的诗词。开篇以“红蓼渡头秋正雨”引入秋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通过描绘鸥鸟的足迹和女子的飘袖,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言的情感。

“几回愁煞棹船郎”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划船人的忧愁,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之苦。而最后一句“燕归帆尽水茫茫”,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归来的渴望与无尽的思念。全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共鸣,引发读者对秋天、对离别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蓼渡头秋正雨:描写秋季的雨景,红蓼植物的存在增添了秋意。
  2. 印沙鸥迹自成行:自然界的细节描绘,展现了生活的宁静与美丽。
  3. 整鬟飘袖野风香:通过女子的形象,传达出自然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4. 不语含嚬深浦里:女子的默默无言,增添了情感的厚重。
  5. 几回愁煞棹船郎:对划船人内心愁苦的深刻描写。
  6. 燕归帆尽水茫茫:燕子的归来与帆船的收起,象征着离别与归来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发丝比作秋风中的飘动,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拟人:鸥鸟的足迹被赋予了生命,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 对仗:整首词在音韵和结构上都展现了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秋天的感慨与对离别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蓼:象征着秋天,代表着时光的流逝。
  • 鸥鸟:象征自由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 :象征着流动与离别,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蓼”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植物?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燕归帆尽水茫茫”中,燕子象征着什么?

    • A. 离别
    • B. 回归
    • C. 忧伤
    • D. 快乐

答案

  1. C. 秋天
  2. B. 回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愁苦。
  • 温庭筠《商山早行》: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内心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念之情,但情感更加沉重,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词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邓孺孝雅士也出新诗数十章贽余饮之酒赠之诗 长安春兴 其一 莱圃杂咏 其十四 送王以贞主簿亲老归养 偈颂四十一首 竹庄为丁挥使继卿题 淮徐归兴六首 其五 题史元量芳润堂 送张虞部谪常州别驾还婺觐省 小桃红 侍霜厓师太平门外访桃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话的词语有哪些 电能 面谀背毁 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众喣山动 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百般折磨 拓墨 莲花步步生 龙章凤函 悬崖勒马 爻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起繇 统购统销 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