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5:28
北寺高台大漠东,他乡尊酒两萍逢。
飞花巳作先秋雪,落帽何劳隔夜风。
百折不离山色赭,数榆忽露寺门红。
世间何事非堪避,安得萸囊日日缝。
北山的寺庙高台位于大漠的东边,异乡的朋友们在这里相聚,共同举杯畅饮。
飘落的花瓣已然成为了初秋的雪,风中落帽又何必在意。
经历百折千回,依然不离那山的赭色,几棵榆树在寺门前的红色正好显现。
世间万事何曾能逃避,如何能每天都缝制萸囊以求安宁。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晚号澄怀,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深受后人推崇。
这首诗写于一个秋天的晚上,诗人和朋友在北山寺相聚,外面风雨交加,仿佛是自然的洗礼,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考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
这首诗以北山寺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共饮的情景。开头的“北寺高台大漠东”描绘了孤寂的环境,结合“他乡尊酒两萍逢”,表现了在异乡相聚的温暖与感动。自然界的变化与人际关系的交错形成鲜明对比,飞花如雪的意象传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诗中提到“落帽何劳隔夜风”,表现出对生活中琐事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面对自然的无常,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更为珍贵。接着,“百折不离山色赭”道出生活的坚持与坚韧,尽管经历无数曲折,仍然能够在变化中保持本色。最后一句“安得萸囊日日缝”,则进一步延伸了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平安与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徐渭特有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展开。在自然的变迁与个人生活中,诗人反思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生命的脆弱,强调了在变幻的生活中坚持自我和珍惜身边的人。
诗中提到的“北寺”指的是哪里?
A. 西山
B. 南山
C. 北山
D. 东山
诗中“飞花巳作先秋雪”是指什么?
A. 秋天的雪
B. 飘落的花瓣
C. 冬天的雪
D. 飞翔的鸟
“安得萸囊日日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名声
C. 平安
D. 荣誉